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开发区新闻 > 淮安 > 文字新闻
加快土地有序流转 全力推动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18-09-25  来源:淮安市淮阴区人民政府  发布开发区:淮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近些年,深化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土地有序流转已然成为改善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中央、省、市也一直高度重视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在支持规范土地经营流转工作特别是在落实“三权分置”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如何进一步加快农村土地有序流转,推动乡村振兴行稳致远,越来越成为我们当前面临的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鉴于此,本人立足本职,充分发挥好农工部对农业农村工作牵头抓总的作用,对我区土地经营流转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对策,在乡村振兴进程中贡献绵薄之力。

  一、我区农村土地经营流转的现状及主要做法

  近年来,在引导农民土地有序流转、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方面,全区上下做了大量积极有益的工作,使得全区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得以健康有序的开展。我区现有9个乡镇4个街道办,251个行政村,耕地面积93.07万亩,其中农民家庭承包地87余万亩。到2017年底初步统计流转100亩以上的为18.77万亩,占比为21.4%,其中古寨、刘老庄、码头等乡镇流转率达50%左右。

  一是强化组织推动。一方面,加强宣传,多种形式深入宣传《农村土地承包法》、《江苏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办法》等法律法规,让农民充分了解政策,消除误解,放心积极地参与土地流转。通过算账、对比和成功经验示范,大力宣传土地流转后的增产增收实效,让农户拥有知情权、话语权和选择权。通过大户带动,本地典型引路,让农民群众能亲眼看到、亲身感到土地流转的好处,积极主动参与流转。另一方面,强化行政推动,把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纳入全区农村工作的目标考核,区委“三集中”工程进行专项督查。同时鼓励村组干部积极参与土地流转,做好土地流转协调工作。

  二是加大扶持力度。对连片流转面积达到一定规模的,积极争取省级扶持资金,对土地流入方给予一定政策补助,近年来为刘老庄、五里、王兴、南陈集等乡镇争取土地流转项目资金近300万元。对流转土地达到一定规模的,带动更多农户经营的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也争取省市奖补资金给予发展支持。在其它涉农资金扶持上,由区政府牵头,整合省市扶持涉农资金,发挥农业开发资金、扶贫项目资金等专项资金的推动作用,支持农村土地流转。土地项目整理、农业综合开发、水利配套资金重点向农村土地规模流转区域倾斜。

  三是建好流转平台。加快并完善了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建设,建立了区级产权交易流转中心和镇级服务中心,开展土地流转等服务工作,为土地流转搭建服务平台。依托其提供政策、法律技术咨询,收集上报土地信息,沟通土地流转意向,指导协议签订、督促协议兑现,调处土地流转纠纷,充分发挥土地流转服务平台作用,使土地转而有向、转而有序、转而有效,提高了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经营效益。

  四是做实地方特色。近年来,农工部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因地制宜探索成立了淮阴区村级土地耕作服务社,走有地方特色的土地流转之路,实现了多方共赢良性发展的新格局。通过提供农业生产服务和流转土地直接经营,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这一做法,加快了淮阴区土地流转,推动了适度规模经营发展,提升了农业生产规模化、产业化和集约化水平,当地农民亲切地称之为“田保姆”。截至2017年底,全区已运行土地耕作服务社86家,直接经营和生产托管服务耕地面积30余万亩,受益农户达7万多户,村均集体经济增收近10万元。

  二、当前我区农村土地经营流转存在问题及隐患

  1土地流转仍有不规范。流转无合同或合同不规范,特别是农户与农户之间的流转没有建立稳定的流转关系,也不签订流转合同,签订的也存在不规范现象,流转费用较低,以之间口头约定,存在权利义务表述不清、利益分配不规范等不完善之处,容易形成土地流转纠纷隐患。

  2、个别经营主体规模过大。乡镇通过招引外地能人大户到本地流转农村土地,其初衷是好的,但少数地方存在流入方逐利心切,流入土地面积过大,与自身的经营能力不匹配,“马小车大”,加之少数单位对流入方的资信考察不够,因此,土地流转后经营效益不好,长期下去,农民土地租金兑现有风险,有的已经出现抛荒走人现象。比如吴城招引亿元农业项目绿色园项目。

  3、少数流转价格确定不科学。从全区土地流转价格的总体情况看,绝大部分项目的定价是科学合理的。以货币形式定价的,能够确定逐步增加的合理递增幅度;以实物折价的,能够按照水稻、小麦等大宗农产品适时价格确定,但也有少数项目的定价不够合理,不管土地流转的期限长短,只确定单一的货币价格,随着物价的上涨,势必存在一定隐患。

  4、客观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土地经营流转。一是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差。随着“三权分置”政策落实,农户的土地经营流转意识空前高涨,想从土地中解脱出来外出务工,但一些偏远乡镇偏远村庄因交通闭塞、农田基础设施差,成了土地流转的制约因素之一;二是扶持力度较小。农业规模化经营一般前期投入资金大,回笼周期长,加之缺少配套的风险防范机制、扶持政策和业务指导,因自然因素、市场波动、经营不善导致农业产业效益降低甚至血本无归,使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土地流转表现得很谨慎,望而却步。三是农业特产业少,带动力不强,使得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程度不高;从调查情况看,许多乡镇缺乏效益明显、可持续性强的特别农业产业的有利支撑,对土地经营流转需求相对较少,农户面临着土地向谁、向何处流转的新困惑。

  三、对策及建议

  一是突出过程监管,规范土地流转行为。首先,加大宣传考核力度,确保全部流转行为“应进必进”,通过对合同管理,有效应付风险隐患,所有流转行为实现区、镇、村三级审核备案制度,规范土地流转市场机制,超过300亩以上流转,必须进区产权交易中心进行交易,通过后方能实施。其次,合理确定土地流转价格。土地流转价格根据地力、位置、市场等综合因素,合同协商土地价格调整机制,保障群众经营权收益。第三,是加强土地流转用途管理。严禁借土地流转之名违规搞非农业建设和擅自改变土地性质,缴纳一定保证金,严控毁损农田基础设施。

  二是强化政策保障,推进土地流转进程。首先,统筹整合扶持政策。有效整合涉农部门项目资金资源,扎口管理,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企业、大户打造优质环境,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其次,统筹用好农业保险。健全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加大对规模经营主体的农业保险宣传力度,增加或创新保险品种,提高赔付标准,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抵御风险的能力;第三,积极发展智慧农业,建成我区学习、交流、推广、指导一体化的农业服务平台,规模经营主体有需求,服务平台又应答,破解发展遇到各类生产经营难题,帮助规模经营主体发展壮大,稳定增速土地流转进程。

  三是统筹规划管理,优化土地流转环境。首先,整合农业项目,从区级从面统筹考虑土地连片整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等方面试行统一规划、整合资源、创先机制,实现“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整合效益,增强农田基础建设,优化土地流转环境。其次,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带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要制定现代农业的发展规划,突出发展本地特色产业,如丁集黄瓜,吴集花生、凌桥大米。进一步放大农科园平台效益,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促进农业生产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和企业化,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以此推动土地流转的适度规模经营。

  四是加强宣传引导,做强做大淮阴特色。加强典型引导,各乡镇重点抓好1—2村级土地耕作服务社推动发展,积极引导打造乡镇特色示范点,以点带面,在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同时,完善土地承包机制、推进土地流转上要有所突破,为逐步在面上推开探索和积累经验。加大财政奖励力度。出台奖励政策,对达到一定规模的土地耕作服务,每年安排一定资金给予扶持和奖励,把扶持村级土地耕作服务社,作为促进我区土地流转有序流转,实现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

  近些年,深化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土地有序流转已然成为改善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中央、省、市也一直高度重视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在支持规范土地经营流转工作特别是在落实“三权分置”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如何进一步加快农村土地有序流转,推动乡村振兴行稳致远,越来越成为我们当前面临的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鉴于此,本人立足本职,充分发挥好农工部对农业农村工作牵头抓总的作用,对我区土地经营流转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对策,在乡村振兴进程中贡献绵薄之力。

  一、我区农村土地经营流转的现状及主要做法

  近年来,在引导农民土地有序流转、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方面,全区上下做了大量积极有益的工作,使得全区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得以健康有序的开展。我区现有9个乡镇4个街道办,251个行政村,耕地面积93.07万亩,其中农民家庭承包地87余万亩。到2017年底初步统计流转100亩以上的为18.77万亩,占比为21.4%,其中古寨、刘老庄、码头等乡镇流转率达50%左右。

  一是强化组织推动。一方面,加强宣传,多种形式深入宣传《农村土地承包法》、《江苏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办法》等法律法规,让农民充分了解政策,消除误解,放心积极地参与土地流转。通过算账、对比和成功经验示范,大力宣传土地流转后的增产增收实效,让农户拥有知情权、话语权和选择权。通过大户带动,本地典型引路,让农民群众能亲眼看到、亲身感到土地流转的好处,积极主动参与流转。另一方面,强化行政推动,把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纳入全区农村工作的目标考核,区委“三集中”工程进行专项督查。同时鼓励村组干部积极参与土地流转,做好土地流转协调工作。

  二是加大扶持力度。对连片流转面积达到一定规模的,积极争取省级扶持资金,对土地流入方给予一定政策补助,近年来为刘老庄、五里、王兴、南陈集等乡镇争取土地流转项目资金近300万元。对流转土地达到一定规模的,带动更多农户经营的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也争取省市奖补资金给予发展支持。在其它涉农资金扶持上,由区政府牵头,整合省市扶持涉农资金,发挥农业开发资金、扶贫项目资金等专项资金的推动作用,支持农村土地流转。土地项目整理、农业综合开发、水利配套资金重点向农村土地规模流转区域倾斜。

  三是建好流转平台。加快并完善了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建设,建立了区级产权交易流转中心和镇级服务中心,开展土地流转等服务工作,为土地流转搭建服务平台。依托其提供政策、法律技术咨询,收集上报土地信息,沟通土地流转意向,指导协议签订、督促协议兑现,调处土地流转纠纷,充分发挥土地流转服务平台作用,使土地转而有向、转而有序、转而有效,提高了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经营效益。

  四是做实地方特色。近年来,农工部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因地制宜探索成立了淮阴区村级土地耕作服务社,走有地方特色的土地流转之路,实现了多方共赢良性发展的新格局。通过提供农业生产服务和流转土地直接经营,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这一做法,加快了淮阴区土地流转,推动了适度规模经营发展,提升了农业生产规模化、产业化和集约化水平,当地农民亲切地称之为“田保姆”。截至2017年底,全区已运行土地耕作服务社86家,直接经营和生产托管服务耕地面积30余万亩,受益农户达7万多户,村均集体经济增收近10万元。

  二、当前我区农村土地经营流转存在问题及隐患

  1土地流转仍有不规范。流转无合同或合同不规范,特别是农户与农户之间的流转没有建立稳定的流转关系,也不签订流转合同,签订的也存在不规范现象,流转费用较低,以之间口头约定,存在权利义务表述不清、利益分配不规范等不完善之处,容易形成土地流转纠纷隐患。

  2、个别经营主体规模过大。乡镇通过招引外地能人大户到本地流转农村土地,其初衷是好的,但少数地方存在流入方逐利心切,流入土地面积过大,与自身的经营能力不匹配,“马小车大”,加之少数单位对流入方的资信考察不够,因此,土地流转后经营效益不好,长期下去,农民土地租金兑现有风险,有的已经出现抛荒走人现象。比如吴城招引亿元农业项目绿色园项目。

  3、少数流转价格确定不科学。从全区土地流转价格的总体情况看,绝大部分项目的定价是科学合理的。以货币形式定价的,能够确定逐步增加的合理递增幅度;以实物折价的,能够按照水稻、小麦等大宗农产品适时价格确定,但也有少数项目的定价不够合理,不管土地流转的期限长短,只确定单一的货币价格,随着物价的上涨,势必存在一定隐患。

  4、客观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土地经营流转。一是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差。随着“三权分置”政策落实,农户的土地经营流转意识空前高涨,想从土地中解脱出来外出务工,但一些偏远乡镇偏远村庄因交通闭塞、农田基础设施差,成了土地流转的制约因素之一;二是扶持力度较小。农业规模化经营一般前期投入资金大,回笼周期长,加之缺少配套的风险防范机制、扶持政策和业务指导,因自然因素、市场波动、经营不善导致农业产业效益降低甚至血本无归,使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土地流转表现得很谨慎,望而却步。三是农业特产业少,带动力不强,使得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程度不高;从调查情况看,许多乡镇缺乏效益明显、可持续性强的特别农业产业的有利支撑,对土地经营流转需求相对较少,农户面临着土地向谁、向何处流转的新困惑。

  三、对策及建议

  一是突出过程监管,规范土地流转行为。首先,加大宣传考核力度,确保全部流转行为“应进必进”,通过对合同管理,有效应付风险隐患,所有流转行为实现区、镇、村三级审核备案制度,规范土地流转市场机制,超过300亩以上流转,必须进区产权交易中心进行交易,通过后方能实施。其次,合理确定土地流转价格。土地流转价格根据地力、位置、市场等综合因素,合同协商土地价格调整机制,保障群众经营权收益。第三,是加强土地流转用途管理。严禁借土地流转之名违规搞非农业建设和擅自改变土地性质,缴纳一定保证金,严控毁损农田基础设施。

  二是强化政策保障,推进土地流转进程。首先,统筹整合扶持政策。有效整合涉农部门项目资金资源,扎口管理,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企业、大户打造优质环境,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其次,统筹用好农业保险。健全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加大对规模经营主体的农业保险宣传力度,增加或创新保险品种,提高赔付标准,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抵御风险的能力;第三,积极发展智慧农业,建成我区学习、交流、推广、指导一体化的农业服务平台,规模经营主体有需求,服务平台又应答,破解发展遇到各类生产经营难题,帮助规模经营主体发展壮大,稳定增速土地流转进程。

  三是统筹规划管理,优化土地流转环境。首先,整合农业项目,从区级从面统筹考虑土地连片整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等方面试行统一规划、整合资源、创先机制,实现“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整合效益,增强农田基础建设,优化土地流转环境。其次,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带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要制定现代农业的发展规划,突出发展本地特色产业,如丁集黄瓜,吴集花生、凌桥大米。进一步放大农科园平台效益,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促进农业生产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和企业化,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以此推动土地流转的适度规模经营。

  四是加强宣传引导,做强做大淮阴特色。加强典型引导,各乡镇重点抓好1—2村级土地耕作服务社推动发展,积极引导打造乡镇特色示范点,以点带面,在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同时,完善土地承包机制、推进土地流转上要有所突破,为逐步在面上推开探索和积累经验。加大财政奖励力度。出台奖励政策,对达到一定规模的土地耕作服务,每年安排一定资金给予扶持和奖励,把扶持村级土地耕作服务社,作为促进我区土地流转有序流转,实现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

上一条:区图书馆精心打造创建实地考察样板点
下一条:永乐店邀专家解读十八大精神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4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