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开发区新闻 > 镇江 > 文字新闻
镇江高新区奋力干出产业发展加速度
发布时间:2021-06-08  来源:镇江高新区管委会  发布开发区:镇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017年6月6日,镇江高新区正式实体化运作。四年来,国家级高新区综合排名比实体化运作之前进位49位。今年1-4月份,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幅达19.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达23.1%;工业应税销售增幅达39.4%;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达11.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达19.6%,其中一般公共预算税收收入增幅达2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达30.4%;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46.1元,增幅达12.1%;新增市场主体1246家,增幅达187.1%,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呈“加速奔跑”之势。

  作为镇江“一体两翼三带多片区”发展格局中“中部城市协同发展区”的一极、宁镇G312产业创新发展带的关键节点,镇江高新区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争当创新发展‘先行军’,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加快成为镇江发展活力标杆”的目标要求,围绕“城市发展新空间、新兴产业承载地、创新驱动主引擎”的发展定位,持之以恒抓好规划引领、项目建设、功能配套、能力提升四项重点工作,用新理念、新办法、新状态,奋力干出产业发展加速度,综合实力不断攀升。

  镇江高新区坚持从实际出发,推进错位发展、特色发展,重点做大做强船舶海工与高端装备“一区一战略产业”,大力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物流、数字创意、高技术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形成“1+4”产业布局,创成国家火炬特种船舶与海工装备特色产业基地、国家火炬光电子产业基地、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等“国字号”品牌资质。集聚了中船动力、镇江船厂、丹麦丹佛斯、中能建、江苏柳工、惠龙易通等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坚定不移做好“引盘转升”四篇文章,实体化运作以来,招引亿元以上产业项目77个,总投资突破500亿元。强化“以亩产论英雄”导向,坚持“产业‘三集’发展+产业园区市场化运作”模式,形成了睿泰数字产业园、中集智能物流装备产业园、半导体及通信产业园等多家特色产业园区,目前在410家工业主导型国家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中位居45位。

  镇江高新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先后创成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全国首批国家级“双创”特色载体、国家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等21个省级以上科技创新资质称号。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3.3%,万家企业法人高企数350家,规上工业企业拥有研发机构占比6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70%。坚持科创平台建设和创新服务两手抓,目前已引进瀚海国际、创业黑马、江苏省高创中心等一批专业化孵化器,建有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中澳(镇江)人工智能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镇江)高端装备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新材料产业科技服务中心、中-乌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跨国技术转移中心等一批公共服务平台,国内远洋船用中速柴油机领域首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中船动力)、惠龙易通美国斯坦福大学院士工作站等一批企业研发平台,各类平台载体近80个。立足全球配置创新资源,实施“团山英才”计划,出台“加快打造人才集聚创新发展活力标杆17条”,连续五年举办“镇江高新区杯”创新创业大赛,辐射范围涵盖全球20多个国家,打造了世界级创新“朋友圈”。创新服务不断完善,整合新型研发机构、孵化器、科技服务机构、投融资机构等创新资源和服务资源,全面打响企业综合服务“超市”、技术“诊疗所”、金融“输血站”三大服务品牌,服务范围覆盖全市超200家企业。金融生态持续优化,引进松廖和雨、凯璞庭等产业基金,推出“高新贷”“高保贷”“人才贷”等科技金融产品,每年给予创新创业人才项目扶持资金超1亿元。

  镇江高新区坚持硬环境和软环境两手抓,着力在提升园区功能品质上下功夫,在优化营商环境上下功夫,让镇江高新区更具创业定居吸引力、高端要素集聚力和园区综合竞争力。按照“产城融合”发展理念,坚持“无规划、不建设”“富规划、穷开发”,基本建立全级规划体系,形成“1+4”规划格局,同步形成综合交通规划和雨污水管网规划,打造便捷高效的综合公共交通体系,形成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实施园区形象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南徐大道西延、团山路西段城市化改造、睿泰广场形象提升等工程全面完成,核心区污水管网实现“全覆盖”。打造创新综合体团山睿谷、菁英人才公寓,引进北大培文K12学校,教育、卫生、体育、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坚持生态领先、民生优先,解危搬迁八摆渡、江小圩41户受淹片区群众,深入推进治水、治土、治气三大攻坚战,盘活全域水系,亲山、滨水风貌进一步显现。全力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建成“一站式”政务服务中心,承接行政权力事项1713项,基本实现园内事、园内办。实行“大部制”扁平化管理,推动机构职能改革完善,成立招商中心、项目推进服务办公室、创新服务中心,构建“一办两中心”服务格局,逐步形成全链条、全周期、全要素产业创新服务体系。

上一条:吴才平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议
下一条:永乐店邀专家解读十八大精神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5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