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楼还没盖完,就已经有很多电商、住户过来跟我们洽谈租住,出租以后,每年都可以给村集体带来十几万的收入。”近日,记者走进赤寿乡楼塘村新建物业大楼,施工人员正在对两幢新建物业大楼进行墙面粉刷、线路连接等作业,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傅明亮高兴地介绍着今后物业楼为村集体带来的可观收益。
近年来,我县各乡镇(街道)创新发展“物业经济”等模式,将“沉睡”资源转化为“双增”动能,有效激发薄弱村内生动力,成为打开村级集体经济增收大门的一把“金钥匙”。
早在2015年,赤寿乡就开始探索建立以“物业经济”为代表的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模式,以物业经济项目为依托,共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截至目前,该乡通过投入专项扶持资金,建成物业大楼近40幢,其中已出租15幢,出租收入超过100万元,大大提升了各村的经营性收入。到今年4月,赤寿乡所有行政村均已完成村集体经济总收入20万元以上、经营性收入达10万元以上“两个100%”任务。
“接下去我们打算配合县里双招双引项目,通过打造电商一条街,引入年轻在外创业的人员、规模化企业等到这里来投资发展。将工业区块建设与物业大楼经济紧密结合起来。”赤寿乡党委委员、人武部长王炜说。
此外,水南街道、竹源乡等地也全面考量自身的区位优势、资源条件等,选择性开发闲置土地、厂房和校舍,用于投资建设办公楼、商铺门面等物业项目,通过承包、租赁、合作等方式营收,走出了一条村级物业增收的路子。
我县还不断创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机制,强化制度保障,在物业发展上坚持因村制宜、分类施策地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赋能,质效连年攀升,农村集体经济建设焕发新气象。据了解,2020年全县物业经济收入约为1100余万元,截至今年4月底,全县物业经济收入已达400余万元,有效提升了村级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
县双增办工作人员表示,接下去将继续鼓励人员集中、靠近城区或者工业园区的村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新建或改扩建商铺、来料加工场所等物业,既能增加村集体的固定资产,也能通过物业出租获得稳定的经营性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