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在于经济发展的高质量,创新驱动是实现经济发展高质量的根本途径。丹阳作为镇江经济的排头兵,争先苏南的主力军,必须更大力度解放思想,高度注重产业强市、创新转型,强化“企业是主体、产业是方向、人才是支撑、环境是保障”的工作理念,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产业发展中的核心驱动作用,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走在镇江乃至江苏前列。
一、在深化科技体制机制创新上解放思想,着力破解创新驱动发展难题
我市科技创新工作在全省乃至全国一直走在前列,但与新时代要求、高质量发展还有一定差距,尤其是在科技创新理念和机制上还需进一步解放思想,向发达县市对标学习。首先,要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对照聚力创新“20条”,按照科学规范和放管服的总要求,修订完善“1+1+N”科技政策体系,在企业创新、产业创新、区域创新、平台创新各个环节发挥好政策的引导作用。优化总结“专家评审推荐、行政依规否决,纪检全程监督”的项目评审模式,推进对失信企业和失信科技服务中介机构的联合惩戒,提升科技项目管理水平。其次,要强力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位于高新区核心区的科技创新中心整合了近年来政府投资建设的科技创新平台,代表我市最高公共研发水平。要坚持市场化运作、公司化管理理念,加强平台研发孵化和运营管理团队的能力建设。积极与高新区沟通协调,打造“中心研发孵化、高新区加速发展”的高质量科技型企业孵化成长链。
二、在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上解放思想,做强创新驱动发展主体
民营企业蓬勃发展是丹阳经济的一大特色,但受资金、技术、人才等因素制约,大部分民企创新动力不足,创新能力较弱,尤其是传统产业创新不够。政府部门要创新观念,开拓视野,甘当“店小二”,积极将创新资源引入企业,大力推进“科技副总”选聘和“校企联盟”构建。引导支持企业加强专利布局,注重细分行业前沿关键技术突破,努力打造行业小巨人企业。进一步做好企业研发费用相关奖励和普惠性税收政策的宣传与落实,最大限度调动企业创新积极性。加快构建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围绕支柱产业和重点企业,遴选和组织实施重点研发项目,推动重点板块做大做强。
三、在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上解放思想,推动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转型
目前丹阳“五传统五新型”产业整合已初显成效,许多产业在全国乃至全球都位居前列,要想继续保持优势,必须以创新的思维、发展的眼光和前瞻的布局通盘考虑产业发展,积极打通科研与产业之间的通道,促进创新成果和产业发展紧密对接。一是突出前沿核心技术突破。围绕新材料、智能制造、新型医疗器械等重点特色产业,大力实施前瞻性产业技术创新。加大与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合作力度,合建联合创新中心,探索建立高性能合金材料、视光学等产业产学研联合创新中心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二是加大产业创新科技招引力度。注重招引对产业发展和创新有集聚效应的平台型企业,提升产业转型发展力度,定向招引能够补足产业链的基础性项目,努力招引知名工业创新设计中心在丹设立分中心,引领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在提升区域创新发展能力上解放思想,构筑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丹阳工业经济已初步形成开发区、高新区、丹北、吕城等区域板块,各板块之间各有特色又互有关联,要坚持统筹推进和特色发展,构筑区域创新发展新亮点。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智能制造、新型医疗、新材料等产业的区域优势,积极争取省重大科技创新建设项目,打造具有标志性、引领性的创新高地,着力培育特色鲜明的创新型产业集群。以科技创新中心为依托,辐射创新资源,共享创业服务,带动有条件的镇区联合共建科技园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好科技资金使用效益评估,科学评估科技投入对地区经济的综合贡献。
五、在提升创新平台集聚能力上解放思想,努力打造优质创新创业环境
丹阳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始终坚持“小而精”理念,与丹阳产业紧密结合,解放思想建平台,就要更大力度地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政策,聚焦各类创新平台建设。围绕优势产业扩大科技型企业孵育基金规模,按照“保运营、重产出”原则探索建立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考核制度。进一步健全“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的孵化体系,培育打造一批创新资源集聚、创业服务完善、产业特色鲜明的专业科技园区。积极吸引国家级研发平台在丹设立分支机构,探索适合丹阳实情的平台发展模式,推进前瞻性、标志性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积极探索科技和金融对接新模式,加快建设科技金融中心,扩大科技金融融资规模,按照公司化运营原则,减少政府引导类基金在投资决策中的行政干预,吸纳更多社会资本投资我市科技型企业或在丹设立分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