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全市组织工作始终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认真履行抓党建强党建职责使命,凝心聚力为全市改革发展大局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抓基层打基础,为我市争当浙江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的排头兵、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以“两个维护”为统领抓实政治建设
我市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全域推行“周二夜学”,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深悟透、真信笃行。
2020年,我市充分发挥省委党校四明山分校和浙江四明山干部学院等主阵地作用,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训计划,全面完成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集中轮训,全市累计举办“十四五”与余姚高质量发展专题研修、年轻干部培训等各类班次121个。
2020年,我市制定落实市级党员领导干部和市管党员领导干部带头严格执行党的组织生活等制度,结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等,市领导带头到市委党校、基层村(社)等开展上党课活动。同时,我市深入挖掘丰富的红色资源,累计建设党员示范基地暨红色基地12个,创建“初心学堂”36个,为开展现场教育提供了有力保障。
以“两战全胜”为使命强化服务保障
疫情突如其来,大战大考考验党员干部担当作为。我市组织开展了“党员在疫情防控一线”等行动,累计建立战“疫”临时党支部35个,发动3900余名市直单位干部下沉一线,招募1800余名志愿者在交通要道开展志愿服务,选派1899名机关干部任“驻企管家”,帮助企业解决问题5800余个。同时,不断加大关心关爱力度,及时制定实施关爱激励十二项举措,“一人一策”精准帮扶一线医务工作者和援鄂医疗队员,划拨100万元专项党费支持疫情防控。
疫情防控的“战场”,复工复产的现场,成了检验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的试金石,全市累计表彰表扬嘉奖奖励集体152个、个人331名,7人、2家单位获省优秀共产党员、抗疫先进个人、先进集体等荣誉,舜宇集团等基层党组织相关做法得到央视报道。
以“两个担当”为主线建强铁军队伍
聚焦我市高质量发展,大力锻造政治过硬、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
坚持实干担当导向,选拔或进一步使用在“六争攻坚”等重点工作中实绩突出的干部,有力推动“两个担当”良性互动。大力培育年轻干部,组织开展市委管理干部培养人选、市属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培养人选公开选拔以及乡镇(街道)团(工)委书记和团市委中层干部公开比选,建立推行优秀年轻干部到巡察岗位历练、干部制度性交流等机制,一批优秀年轻干部进入组织视野。
深化大监督工作机制运用,充实完善干部负面信息库,出台不实信访举报澄清操作办法和市委巡察选人用人专项检查人才库建设管理办法,组建专项检查人才库,深化实施市管领导干部近亲属报考机关事业人员报告等“四项”制度,不断完善从严管理干部的长效机制。
以“四明红锋”为牵引夯实基层基础
党建联建促脱贫攻坚相关做法经验得到国务院扶贫办领导批示肯定,横坎头村、谢家路村“开门一件事”等做法分别入选省、宁波市最佳实践案例展评……
2020年,我市高标高质完成村(社)组织宁波市级试点并率先完成面上换届,书记中致富带头人占比近90%,班子年龄、学历等方面结构优化提升成效和主要数据指标位居宁波前列,“两包两联”“暖心关爱十条”等做法得到省、宁波市督导组肯定。
强化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率先推行乡镇大党委和农村党组织兼职委员制,积极推广“民情诊所”、“锋领前哨”百姓微信群、“联六包六”、“业主党支部”等做法。同时,深化“三整一全”建设,持续做好小微园区、商圈楼宇等党组织组建,打响高层次人才企业“红芯党建”品牌,创新实施“红锋信贷”,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以“最优生态”为保障构筑人才高地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过去一年,我市拓展人才资源引育路径,聚焦产业靶向引才,优化人才分类目录,出台“姚江英才资本引才计划”,在重大人才活动设置揭榜挂帅专区,全年新引育特优以上人才28人,新入选国家、省级引才计划4人、宁波“3315系列计划”12个,23个高层次人才项目获得“4个500万”政策支持。
与此同时,积极推动发挥中意宁波生态园和浙江余姚人才创业园聚才功能,启动运营余姚高层次人才产业加速中心,跟进促成哈工大长三角研究院余姚分院等重大项目落户余姚,新引进高层次人才项目45个。强化人才服务保障,出台“高层次人才高标准服务十二条”,设立“一人一册”创业创新全生命周期档案,开展人才奖、姚城工匠等评选,推出“姚江惠才卡”“海高贷”“人才贷”等服务。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2021年,全市组织系统将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着力构建党建统领、整体智治、唯实惟先的新时代余姚组织工作新格局,为我市争当浙江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的排头兵、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