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21个科创项目集中入驻高新区生命健康产业园,全部获得创业领投,拜瑞医药正式生产,累计销售超百万元;柏慧康、九诺等12个项目完成厂房装修和设备定制,即将安装和试生产调试。人才社区“智云湾”计划建设专家楼约50栋,征收工作正在进行……
这一年,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袁一卿、张雷等9名顶尖人才来如创业创新,21名专家入选省“双创计划”各类项目,新增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科技孵化器各1个……
这一年,石墨烯应用研究院成立,成功研发石墨烯防腐涂料创造了世界海洋重防腐领域里程碑;大唐恩智浦张鹏岗团队成功研发符合行业规范认证的汽车前装电子领域第一颗“中国芯”……
这一年,来自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院所的10名专家组成第九批科技镇长团进驻如东,如东科技镇长团成员中首次出现清华大学教授的身影……
自2016年6月4日中国如东第二届科技人才节暨“通创荟”走进如东活动以来,我县凝心发展、聚力创新,切实加强人才工作,积极优化人才供给,致力打造“动力引擎”升级版。
优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致力打造创新创业优选之地
“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团队)来如创办或领办自主创新型科技企业,给予总额最高500万元的创业启动资金支持,经双方协商,可根据投资规模和项目进度,由政府主导的产业发展引导基金给予投资。”日前我县出台的《关于进一步鼓励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若干政策意见》在来如创新创业的高层次人才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从政策上扶持人才,给人才生长的沃土。近年来,我县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加强人才工作顶层设计,积极开展 “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编撰《如东县“十三五”人才发展研究》一书,宏观指导全县人才工作。优化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实行人才工作大办公机制,实施条块人才工作考核全覆盖。把人才工作作为党建述职的重要内容,落实 “一把手”抓“第一资源”责任。积极完善人才发展政策体系,对接南通人才新政8条,出台如东人才新政15条,出台促进科技创新、就业创业的政策意见,真正做到“四个坚持、四个注重”:一是坚持突出重点,注重需求导向。优先支持、特殊支持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引进的全职人才和“高精尖缺”人才。二是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切实可行。结合如东发展实际,不搞贪大求全,力戒政出多门。三是坚持聚焦高端,注重统筹兼顾。立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力度的同时,增设了创客人才政策扶持条款。四是坚持“市场主体”,注重政府引导。通过政策引导,调动企业、平台和投融资机构等方面的积极性,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市场主体作用。
各镇区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招引、培养人才的政策措施,探索“一镇一策、一企一策”。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先后出台《科技创新引导资金管理办法》、《项目环保准入规定》等文件,每年拿出1000万元,用于鼓励企业引进人才,鼓励高校院所的专家来园区合作兴业,极大地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全区60%的企业与高校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去年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4名,“双创”人才5名,天津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校在区内设立技术转移中心,江苏理工大学在园区建立产业研究院。人才和科技的带动效应如同核裂变一般,一个个国家和省部科技攻关项目、世界性技术难题得以被攻克,围绕优势产业,培育、引进、延伸相关产业链条,实现要素集中、功能集成、产业集聚,形成专业化、特色化、规模化的创新集群。因注入了“科技”基因,产品有了更高的含金量,产业的特色规模效应呈几何倍放大。东力化工的主打产品甲基肼,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用途没被开发,有时不得不以每吨两三万元的价格处理掉。公司从国外请来专家,开发成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新药,使副产品发挥最大效益,利税达40%以上。
积极承接上海创新辐射,致力打造创新因子聚变之地
浏览上海交通大学官网,一则《关于南通市如东县企业寻求技术合作的通知》,52条技术需求信息吸引了众多人的关注。连日来,县科技局领导奔赴上海高校,与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6所高校的负责人联系,将发布各类科技成果450项。
自去年以来,我县积极响应“跨江融合、接轨上海”的号召,多维度承接上海创新资源,致力将如东打造成上海外溢功能的承载区、产业转移的集聚区、创新模式的复制区。
2016年,从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院所引进“百人计划”专家刘国生等高端人才,并成功入选省“双创人才”2人。第二届科技人才节上,科技成果发布会、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高频进行小团组人才科技对接,仅生命健康领域就促成上海师范大学沈鹤柏教授癌症诊断试剂研发生产等15个来自上海高校院所的项目落户。加强载体平台对接。与复旦大学等高校院所合作,建设“精细化工产业研究院”;与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分子治疗与新药创制工程技术中心合作,建设如东产业化基地;与上海张江高科合作规划15万平方米的生命健康产业园一期已有8万平方米投入使用;与融园投资控股集团合作,规划14万平方米的智能机电产业园AB两区已进入桩基工程。
加强工作资源对接。组织人才工作者赴浦东国际人才城、创新工场等地进行观摩学习。密切保持与寰球人才交流中心、上海欧美同学会、上海人才服务中心等机构的合作。与上海凯璞庭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如东科技创投产业发展基金。东方商海、德华控股等多家上海知名投资基金参投我县人才科技项目。如东经济开发区引导企业借助于上海高校、科研机构的智力优势,引进研发人才,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成为攻克高科技项目的拦路虎,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今年一季度,就有上海交大化工学院与南通创亿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两个校企合作项目签约,志在紧紧抓住全球产业转移和科技变革的机遇,实施“中间突破,带动两端”战略,以投资10亿元的创亿达高世代背光板生产项目的落户为契机,着力延伸液晶模组、LCD面板制造等中游产业,带动导光板、液晶、扩散板、增亮膜等上游关键原材料配套产业,打造百亿级显示平板产业园。
助力青年人才创新创业,致力打造80、90后圆梦之地
为激发青年创业创新热情,有效地推动电商创业发展,去年8月,在我县“互联 创造 梦想”青年电商创业故事分享汇活动现场,如东农商银行副行长左明代表该行向鲜之源水产、海尔斯医药、虹升鸽业等10余名电商新秀们集中授信,额度从30万元至50万元不等,总额近400万元。
加强青年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铸好 “蓄水池”,下好 “先手棋”。成立创业导师团,通过创业讲座、政策咨询、定期联系等方式,提供多方面指导、帮助。举办“青年创业故事分享汇”等活动,促进互学相长,提升创新创业本领。切实加强创新创业服务。成立“扶海青年互联网创业孵化园”,获评省级众创空间,提供平台和要素支撑。启动“五湖四海如东人,创业创新万里行”活动,以如东籍成功企业家故事激励青年人才奋发图强。组织“创业之星”、“十大青年电商新秀”等青年创新创业典型评选表彰活动,举办优秀青年创业产品成果展。对引进高校毕业生进行综合补贴,开展 “大学生就业有‘位’来”活动,与清华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共建实践基地,吸引青年人才了解、加盟如东。开展“高校学子看家乡”、拍摄微电影《洄流》等,通过乡情感召,鼓励学子归巢。
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致力打造优秀人才辈出之地
去年8月14日,三一帕尔菲格特种车辆装备有限公司与如东中等专业学校合作设立的中奥联合学徒培训项目正式开班,标志着我县中外合作办学取得了新突破、开启了新篇章。
去年来,我县强化行业主管部门抓人才责任,以企业家和技能人才为重点,推进各支队伍协调发展。一是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中天科技集团董事长薛济萍荣获“张謇杯”南通杰出企业家称号,南通辉煌彩色钢板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允华获评2015年度南通“三创”人物。亿能彩钢总经理黄永春获评“省第二届优秀职业经理人”(南通市仅3人)。二是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如东中专中奥联合学徒培训班学员实行双轨制,在如东中等专业学校学习理论,在三一帕尔菲格公司进行实践,学生一经正式录取,即享有双重身份,既是中奥班学生又是三一帕尔菲格的员工,毕业后直接进入三一帕尔菲格工作。公司还将补贴工资资助学生完成学业,目标是培养出奥地利和中国双重国家认可的冶金与焊接工程师。现代学徒制试点取得明显成效,在去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由如东中专高中部顾丹阳、卢婷慧组成的江苏代表队从48支中职代表队中脱颖而出,荣获工业分析检验项目金奖。这也是如东中专继化工设备维修、美容美发项目之后的第三个国赛夺金项目,该校已连续四届在国赛中夺得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