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基础研究管理中心)牵头组织的“202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遴选成果揭晓。落户昆山的“深时数字地球”大科学项目核心成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沈树忠、南京大学教授樊隽轩团队研究成果——“大数据刻画出迄今最高精度的地球3亿年生物多样性演变历史”入选。该团队绘制出全球第一条高精度的古生代海洋生物多样性变化曲线,较国际同类研究的精度提高400倍左右。
生命起源与演化是世界十大科学之谜之一。如何再现远古生命的恢宏史诗?沈树忠院士、樊隽轩教授领导的科研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等国内外单位合作,建设国际大型数据库,自主研发人工智能算法,利用“天河二号”超算取得突破,获得了全球第一条高精度的古生代3亿多年的海洋生物多样性变化曲线,其时间分辨率约为2.6万年。
“通过化石记录重建地球生物多样性变化的历史,了解生物演化历程,是认识地球的生物多样性现状与人类居住环境未来发展趋势的重要途径。”据介绍,该研究将推动整个演化古生物学研究的变革。“生命演化的真谛保存在各种地层记录之中,化石记录是唯一开启地球生命历史进程的窗口。”樊隽轩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希望可以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全球化石样本数据,采集更多世界范围内的化石记录,将来把整个地球历史的化石记录都做到自主研发的大数据库里,更好地认知地球生物多样性现状和规律,在更精确的时间尺度上,重建生命演化的历史。
作为“深时数字地球”大科学项目核心成员,沈树忠、樊隽轩团队研究成果入选“202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是对他们多年研究生涯与卓越贡献的认可,也代表了国际古生物和地层学界对中国古生物地层学研究的肯定。樊隽轩教授表示,“深时数字地球”的愿景是推动地球科学成为一个全面拥抱大数据时代的学科,今后希望有更多研究成果扎根昆山,加大与昆山超算中心等大科学项目的合作,在更广泛的领域里开展生物多样性研究。
落户昆山高新区的“深时数字地球”大科学项目,是由我国科学家主导发起并受国际学术界认可的首个国际大科学计划,其目的是建立一个链接全球地学信息的大数据平台,整合全球地球演化数据,推动地球科学研究和应用的变革。
据了解,“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遴选活动已举办16届。“202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遴选活动共获286项推荐,31项进入终选。终选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部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总体专家组专家和项目负责人等3200余名专家学者网上投票,得票数排名前10位的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