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开发区夏驾河畔绿树成荫、环境优美,一个百万平方米的科创产业承载区正在加快建设,科创走廊形态日益形成。打造夏驾河科创走廊,开发区立足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集聚地,紧扣光电、半导体产业,积极鼓励企业嫁接高端人才科创资源,建设研发总部、技术总部等研发机构,目前落户企业项目已达500多家。开发区夏驾河科创走廊是我市布局“一廊一园一港”科创载体重要一环,与高新区阳澄湖科技园、花桥国际创新港一起,加速形成科技成果转化集聚地、科技创新策源地、人才创新创业首选地。
在夏驾河科创走廊内,目前已入驻了哈工大、蒲公英、萤火虫等众创空间,清陶发展研究院、万洲焊接(昆山)研究院等与大院大所合作成立的新型研发机构也在这里落户成长。立足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集聚地,夏驾河科创走廊紧扣光电、半导体产业,积极鼓励企业嫁接高端人才科创资源,建设研发总部、技术总部等研发机构,将其打造成为研发投入、创新活动和成果应用的主体,形成不少于100万平方米的科创承载区。
以“高”立意,以“新”作笔,高新区创新创业的大潮同样风起云涌。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的柔性技术及产品开发水平与世界同步,OLED面板出货量稳居全国第一;用于视神经保护的创新型小核酸药物完成临床试验,另有100多个创新药物和医疗器械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围绕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昆山核心区建设,阳澄湖科技园以杜克(智谷)小镇为核心,以昆山杜克大学为支撑,大力建设中美(昆山)科创中心,加快培育壮大自主可控的创新产业集群,致力打造从研发到产业化全链条高度集成的科技园。
百度创新中心、谷歌体验中心投运;财智科技园、中开院创新广场启动运营;西安交通大学花桥创新中心以及花桥首个院士工作站正式入驻……快速发展中的花桥吸引了一大批产业项目、人才团队“加盟”落户。今年以来,花桥积极承接上海科创资源,厚植创新原生动力,大力推进100万平方米花桥国际创新港整体规划和功能建设,形成了有声有势、有声有色的科创人才集聚氛围。下转A4版 上接A1版 未来,花桥国际创新港还将围绕培育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聚焦大数据应用、大健康医疗、大通信设计、大智慧交通,加快建设一批国家级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和公共服务平台。
建设“一廊一园一港”科创载体关键在于人才支撑。据市人才办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我市已引进115名国家“千人计划”和“万人计划”人才、120个省“双创”人才团队、600多个苏州和昆山市级人才团队,人才贡献率达49.3%。下阶段,我市将不断加快实施人才科创“631”计划,通过育“森林”,建设一批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等企业研发平台;筑“高原”,聚焦引领性产业发展方向,深化与大院大所的合作,增创高层次人才科创资源优势;攀“高峰”,力争在诺贝尔奖获得者、海内外院士等顶尖人才引进以及承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形成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