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嘉兴市生态环境局港区分局获悉,在日前公布的“美丽浙江绿色发展十佳示范案例”名单中,嘉兴港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榜上有名,为嘉兴港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再添精彩注脚。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胜之年。这一年,嘉兴港区坚持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美底色,佳音频传——
4月,浙江省大气办公布了第一批20个“打赢蓝天保卫战”治气典型案例,嘉兴港区“无异味企业”创建名列其中,被评价为效果显着、方法创新、可复制推广;
12月,国家生态环境部、商务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批准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等10家园区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通知》,嘉兴港区作为全国唯一的省级化工园区榜上有名。
一系列亮眼的荣誉的取得,得益于嘉兴港区多措并举的生态环境治理之道。
近年来,嘉兴港区在坚持区域主要领导领衔推动、相关部门协同作战的同时,坚持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积极发动群众广泛参与,营造了生态环境保护共治、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值得关注的是,嘉兴港区在全国首创“民间闻臭师”工作机制,充分发动群众参与生态环境治理,以群众的切身感受评价污染治理成效,受到了《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的点赞。
与此同时,港区不断以绿色发展为指引,深化产业转型升级。
在调整产业结构上,嘉兴港区先后腾退整治“低散乱污”企业672家,从源头上减少污染。腾出低效用地3076.4亩用于产业转型升级,初步形成了以绿色化工新材料、航空航天、氢能产业为核心的“2+1”产业格局。在发展循环经济上,嘉兴港区注重资源综合利用,园区内企业余热、中水、低浓度酸等废弃物实现回收利用。此外,园区内企业与企业之间、产品与副产品之间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关系,关联度达到99%以上。在推广清洁生产上,港区积极推进能源要素市场化改革,科学管理企业用能,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实施率100%。如重点龙头企业嘉兴石化有限公司的余热发电项目,预计每年节约14.2万吨标煤。
此外,嘉兴港区立足实际,聚力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源头治理敢于创新。港区在全国率先完成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嘉兴电厂超低排放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探索建立泄漏检测和修复(LDAR)体系,在全省率先实现LDAR全覆盖;2020年还建成全省首个危废刚性填埋场。清洁排放全面铺开。港区以“国标”为底线,突出“民标”评价,创新开展“两无”(无异味企业和无异味园区)创建,园区43家企业全部完成创建,创建工作得到省委、省政府和生态环境部领导批示肯定。科技治污举措硬核。港区着力打造全国智慧园区建设标杆,通过建立园区统一大数据中心平台,实现环境监测数据实时监控;开展有毒有害气体环境风险预警体系建设试点,实现环境质量和企业环境安全实时预警;以第三方服务引领园区第三方治理,创新环保服务监管模式,入选国家第二批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园区。
据介绍,嘉兴港区空气优良率已由2015年的78.6%提高至2020年的91%;PM2.5浓度已由2015年的44微克/立方米下降至2020年的27微克/立方米;公众满意度已由“低谷”的55.33分提升到2020年的83.3分……
嘉兴市生态环境局港区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1年,嘉兴港区将以深化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为抓手,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为嘉兴蝶变跃升、跨越发展贡献港区“生态力量”——突出重点,把打造生态港区着力在“守底线”上;攻克难点,把打造“生态港区”聚力在“补短板”上;打造亮点,把打造“生态港区”发力在“创示范”上;疏通堵点,把打造“绿色港区”发力在“优服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