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上午,在奉贤区南桥镇华严村,由14栋宅基房改造而成的人才公寓里,来自四川、安徽、浙江、甘肃等青年们因为一件事聚在了一起。受疫情影响,他们选择留沪过年,而为了纾解他们的思乡情,华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华严菁汇青年中心想出了一个妙招。
每人做一道家乡菜,以同吃年夜饭的方式,欢度佳节,一解思乡情。当天上午,刚过十点,在华严村,60多岁老村民何惠芳主动贡献出了自家厨房。来自浙江的30岁小伙戴杰,正现学现做着一道咸腊肉菜饭。只见,他在老村民的帮助下,鲜肉、腊肉、青菜、米饭,依次下锅,翻炒不久,便热气腾腾,饭香四溢。
戴杰告诉记者,虽然在外打拼多年,但以前每年过年都会回家,然后就等着爸妈做年夜饭。“今年是第一次在外面过年,也是第一次下厨准备年夜饭,觉得挺有意思的。”
“新手”不怕露怯,“老手”更要展现厨艺。背对灶头,另一边的液化灶上也生起火来。安徽妹子丰胜萍主动接过锅铲,见油一热,便让一栏菠菜下锅,滋啦滋啦,5分钟不到,一道蒜炒菠菜就完成了。紧接着,本地青年高丽萍也不甘示弱,洗净锅子、切好食材,再打上火,一道番茄炒蛋,就在双手挥舞中出锅了。来自安徽的年轻妈妈倪莉萍,还带来了丈夫和孩子刚从老家寄来的手抓牛肉,光看色泽,就令人垂涎欲滴。
短短一个多小时,10多位青年一鼓气做出了五六道菜。得知青年们共同制作家乡菜的事,老村民沈团强还特意回村,让出自家的客堂间,拖出了八仙桌,指导孩子们怎么吃本地版的年夜饭。“红烧肉要放在中间,因为原来过年都有猪蹄的,所以肉代表很幸福,红火的很,所以放在中心;鱼放在东北角,寓意年年有余,所以放在东北角上,让它从门口游进来,表示丰收的象征。”沈团强一边说一边摆着,一旁的青年们不禁感叹传统民俗的丰富精彩。
安徽留沪青年裴非坦言,这是她和一岁的宝宝第一次在外面过年,更也没有吃过别的地方的家乡年夜饭,“平常我们都是两大桌子的人一起吃年夜饭的,虽然没有妈妈的味道,但是还是挺开心挺幸福的。”她认为,大家一起在异地过年都不容易,但是尽量让这个年过的有不同的意义,有不同的风味,也是别有一番味道的。
华严村老村民沈团强说:“他们来自五湖四海,由于特殊原因,不能回去,我们和他们一起,热热闹闹过个年,大家不分本地外地,因为都是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