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开发区新闻 > 芜湖 > 文字新闻
弋江区在全市率先建立社会救助监测预警机制
发布时间:2021-02-04  来源:芜湖日报  发布开发区:芜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为确保遭遇临时性、突发性、紧迫性困难的群众能得到及时发现、及时救助,弋江区从制度创新、流程完善、机制建立、救助帮扶落实等多方面入手,探索建立了社会救助监测预警机制,对符合救助条件的对象主动发现、主动救助,进一步织密织牢救助保障动态网络。该区在全市率先建立社会救助监测预警机制,聚焦存在返贫和致贫风险的重点群体,分级预警、分类帮扶,有针对性地实施多层次、复合式的保障性防贫措施,实现“事前预防、事中救助、事后保障”,确保困难群众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帮助。

  “我们传统的社会救助方式,主要是靠符合条件的救助对象自主申请救助。”弋江区民政局社会救助中心相关工作人员说,这种“被动救助”的方式,有些人可能因为自身能力所限,或是不了解相关帮扶政策,想不到来申请救助等多种原因,导致明明符合救助对象的人群漏掉。依据《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按照保基本、兜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总体思路,积极稳妥推动社会救助改革的完善显得尤为必要。

  依托社会救助监测预警机制,在“多层次救助体系”下,建立起“主动发现”机制,家住中南街道禹王宫社区的小芳(化名)成为了该机制的首位“受益人”。因为身患重病,丧失了劳动能力,高昂的医疗费用更是让小芳及家人一筹莫展,生活一度陷入困境。通过属地网格员入户走访了解居民信息,并通过动态维护预警数据,密切关注其家庭基本生活状况,民政部门对小芳实施了大额临时救助,并为她申报了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找人’的救助理念,需要属地经办人员和网格员最大限度发挥能动性,我们还利用预警数据比对等方式,密切观察、主动发现,及时将符合条件的人员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等救助范畴。”中南街道相关工作人员如是说。

  社会救助监测预警机制以“应保尽保、应养尽养、应帮尽帮、应转尽转”为行动纲领,及时将符合条件的预警对象纳入最低生活保障救助范畴;将符合条件的特困人员纳入特困供养,全面签订供养协议,落实照护责任;对家庭成员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突发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困难,以及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覆盖后仍有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生活困难的预警对象,通过临时救助及时给予帮助,做到凡困必帮、有难必救;对民政救助帮扶政策范围之外的困难问题,通过转介方式交由相关部门或公益慈善组织帮助解决。同时,社会救助监测预警机制将低保退出人员,城乡低收入家庭,申请临时救助的非低保户家庭,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生活困难的家庭纳入监测预警对象,每月定期更新动态维护预警数据库,各街道、村(居)委会根据监测预警情况,充分发挥基层民政干部、村(居)委会干部、民政专干、网格员、村民小组长的作用,及时了解掌握辖区困难人群,特别对突发性原因造成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的基本生活困难的人群,经常性开展动态摸排核查,逐户逐人掌握具体情况,及时帮助困难群众按程序申请低保等社会救助或转介相关部门给予医疗、教育等专项救助。

  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弋江区多维度不断筑牢各类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底线,持续加强社会救助规范化建设,积极创新完善救助体系,截至去年年底,全区共有低保3299户、4451人,累计发放低保金3891.0777万元;特困供养共认定275人,累计发放供养金301.0945万元;全面实施街道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设立“救急难”专项经费,由各村居对辖区内困难群众突发的各种急难状况,做到主动发现、及早干预。2020年度,审批临时救助627户次,发放救助金174.5436万元,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社会救助工作是一项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工作,直面帮扶困难群众,需要相关部门协助推进,精准确认、精准帮扶,提升水平、主动作为,切实推进社会救助体系更加成熟。”弋江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

上一条:对标对表形成合力 抓实抓细取得成效
下一条:永乐店邀专家解读十八大精神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4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