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经开区奋战一千天的首战年,也是经受新冠疫情挑战的奋进年,我们紧扣市委“三增三进”目标,围绕发展突围做了新的谋划,展开了新的行动,呈现了新的苗头。全年完成一般预算收入37.36亿元,增长10.39%,工业投资70亿元,增长33%;完成注册外资16.2亿美元、注册内资336亿元、到账外资3.9亿美元,分别增长647%、429%、38%。在全省经开区综合考评中排名第5。重点抓好了十项工作。
一是高站位谋。坚持以六个高质量发展为蓝图,以大干一百个高质量项目打桩基,以汽车产业、常熟港、化工集中区“三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经济、城市经济“三发展”,制造业立区、服务业强区、科创兴区“三促进”为战略路径,高位谋划,破局开路。
二是快速度转。推动传统产业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经济等七大方向转型,落户云杉美菜等七大产业项目25个,总投资360亿元。加快布局生鲜电商、工业互联网、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新经济总部大厦完成开票200亿元。经开区获评省级“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基地。
三是宽眼界育。着眼培育创新生态,全力推动“苏州 中国声谷”落地,用一百多天的紧抓快干,高效率推进了声谷核心区拆迁、展示中心建设和产业技术研究院设立,强重点落实了声谷城市设计、声学项目招引和产业、人才政策制定。举办中国声谷全球推介会、上海推介会,总投资近160亿元的27个声学项目签约,喜马拉雅大学常熟分院设立。落地网易创新中心,亨通海洋光网成为常熟首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亨通高压海缆、贝泰福医疗科技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立项,锦艺新材料入选苏州“独角兽”培育拟入库企业。经开区获评省留学回国人员双创示范基地。
四是紧步伐融。出台《经开区全面融入上海实施意见》,围绕6大任务、48条清单全面对接上海,上海-常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联盟等平台设立,中金、金浦等基金落地,华安钢宝利等10家企业加入特斯拉供应链。
五是深领域改。深化机构改革,组建行政审批局、科技创新局,合并招商局、综保局。落实碧溪街道“三整合”改革。启动国资整合重构,综保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试点获批。
六是高标准建。中德产业园等29个新项目开工,立讯一期等13个项目竣工。紧抓商务部与国开行合作支持开发区创新提升机遇,撬动75亿政策性融资,启动片区开发“提质更新”,搬迁农宅300多户,腾出土地1000多亩。历时17年的“碧溪转盘”攻坚清零。苏州奥林匹克青少年文化中心、康桥国际学校开工。《人民日报》刊发碧溪街道“千村美居”。
七是大力度盘。狠抓“三提升”,举办常熟港开放再出发大会,总投资160亿元的20个产业、赋能项目落地。举办全市绿色化学合作交流会,促进30家化工企业达成60亿元合作订单。用三个“百日攻坚”,盘活土地超3000亩。
八是强重点治。做好省、市安全生产专项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化工集中区管理办实质化运行,理文化工通过国家一级标准化企业考评。全省VOCs治理工作现场会在区召开。区域空气质量位列全市板块第一。
九是精准化防。全面动员各方力量参与疫情防控,成立五个“疫”线行动支部,选调百名机关人员,组建突击队支援抗疫一线,募集防疫物资500万元。通过派出39名“复工辅导员”、提前兑付2.9亿财政补助资金、提供紧缺岗位用工对接服务,全力保障163家重点企业复工复产。
十是聚合力干。坚持党建引领,打造“蓝海先锋 创梦滨江”书记项目,启动高质量发展“第二乐章”。出台抓落实保障机制,开展高质量项目和好干部评选,举办“书记擂台”“群星闪耀”等活动,营造浓厚干事创业氛围。
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正视存在的短板,如开放水平不够,对先进地区、理念、技术学习吸收不足。对接上海、融入长三角领域不宽,浓度不够。产业转型还需加快,七大产业集聚度不高。城市基础设施、功能品位有待提升。安全生产仍需抓紧抓实。对此,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