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我县迈向现代化的关键之年,挑战前所未有,机遇千载难逢。县第十三届党代会第五次会议审时度势,明确了努力建设接沪融甬先行区、湾区开发示范区、先进制造核心区、山海水城样板区的工作路径,吹响了建设“科技型、生态型、湾区型长三角卫星城市”的新号角。
这是对宏观环境、三门现状、未来趋势综合考量后的一项顶层设计,是事关当下、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间三门发展的重要战略。综合判断未来五年,三门将迈入新旧动能转换调节期、产业整体跃迁变革期、城市化提升跨越期、区域竞合发展突围期,我们必须全面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为三门人民群众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建设“科技型、生态型、湾区型长三角卫星城市”和历届党代会作出的“主攻沿海、接轨融入”的战略指向一脉相承。其本质是在全市全省全国中找准位置,努力变得更有辨识度、显示度、存在感、获得感。三门既有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大都市圈之天时,又有打造台州北向接轨的桥头堡之地利,必须全力接轨大上海、积极融入长三角,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交通、土地、港口等优势,既做好“公转”,又做好“自转”,努力形成具有三门特色的“卫星”经济体系。
建设“长三角卫星城市”,要明确“科技型”是未来之核,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企业赖之以强,三门赖之以兴,只有立足科技创新、科技先行,才能加快实现从资源拉动向科技驱动跃迁,全力锻造发展主动能。要坚持“生态型”是未来之基,山村海岛托起生态旅游,产城发展厚植绿色理念,只有山海同吃“生态饭”,产城齐念“绿色经”,才能最大化凸显城乡之美,擦亮高水平全面小康的绿色底色。要把握“湾区型”是未来之势,三门发展最大的空间在湾区,最大的潜力在湾区,只有坚信风从海上来,坚定发展向东看,才能进一步放大向海的优势,开创三门湾区发展新时代。
如何建设“长三角卫星城市”,需要新的工作路径和具体目标。努力建设接沪融甬先行区、湾区开发示范区、先进制造核心区、山海水城样板区,就是题中之义。接沪融甬,是要立足区位优势,借力战略东风,当好开放接轨排头兵。湾区开发,是要坚持港口引领、拥湾发展,提升湾区经济规模和实力。先进制造,是要全面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构建工业4.0制造体系。山海水城,是要推进城乡统筹和港产城湾一体发展,打造美丽浙江的三门样板。
可以说,“四区”是“长三角卫星城市”的内核支撑,与“科技型、生态型、湾区型”的内在要求高度契合,为我县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