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开发区新闻 > 温州 > 文字新闻
我县获评“中华诗词之县”综述
发布时间:2021-01-18  来源:永嘉新闻网  发布开发区:浙江永嘉工业园区

  永嘉是中国千年古县、文化旅游大县,素有“中国山水诗的摇篮”之称。近年来,我县围绕打造“瓯江山水诗之路核心地”这一目标,全面开展诗词“六进”工作,大力传承和弘扬山水诗文化,先后获得“中国诗歌之乡”、“浙江省诗词之乡”等称号。近日又成功获评“中华诗词之县”,“诗画楠溪”建设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持续推进诗词“六进”

  “《登永嘉绿嶂山》,谢灵运,裹粮杖轻策……”近日,在永嘉书院,员工诗社成员正进行诗朗诵训练。永嘉书院在2018年就成立古诗词兴趣学习组织,现有成员近30人。记者了解到,为更好传承山水诗文化,我县陆续建设了一批以诗词为核心内涵的文旅融合项目。其中,永嘉书院从2017年开始,将诗词文化融入景区打造,设置石刻、楹联、摩崖等诗词景观50余处,展示谢灵运、“永嘉四灵”等人的诗作名篇。推出每月一期的“永嘉书院论坛”,成为诗词爱好者学习、交流的平台。“随处可见的诗词景观,一进来就让人感觉到浓厚的诗词文化氛围,特别符合‘书院’的名字,觉得挺好的。”游客李娜说。

  永嘉书院院长李作勤说,针对现有诗词景观以草书为主,游客辨识困难的情况,他们计划在所有的诗词下面贴一个二维码,游客可以通过扫码阅读诗词原文、出处和解读,更好地推广永嘉诗词,“我们永嘉书院本身就是做文化的,‘永嘉’也就是现在的温州。这方山水造就了谢灵运‘中国山水诗的鼻祖’的地位,所以说宣传山水诗、宣传谢灵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李作勤表示。与此同时,我县围绕“谢灵运”“舴艋舟”“陶弘景”等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化元素,重点打造五条诗旅融合专线,有效带动乡村振兴和农民致富,为诗词文化传承发展提供内生动力。

  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县城借助地处楠溪江风景区和温州都市区中间带的地域和基础设施优势,逐步打造永嘉旅游接待中心。“今天给大家展示的是我们主题文化宴‘山水永嘉长寿之乡’其中的一款《谢公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是谢灵运山水诗代表作《登池上楼》中的一句……”在县城的钱塘世纪大酒店,一场“谢公山水诗歌宴”正在进行。作为“山水诗歌特色文化主题酒店”,钱塘世纪将诗词元素融入酒店宴席设计,上菜过程中,工作人员穿戴古风服饰,以诗词切入,介绍菜品的食材、烹饪工艺或有关典故,让食客享受一场独具创意的文化盛宴。酒店餐饮部经理丰中秋告诉记者,谢公宴现有36道主题文化菜。主题文化菜之前也在做,这次把内容精准到谢灵运和他的山水诗,摘抄经典名句融入包厢装饰、台面设计、菜品搭配,甚至是服务流程各方面。去年10月份推出以来,顾客反馈不错。下一步,酒店将结合应季食材,推出每季4款谢公主题的“山水诗歌宴”。

  传承中华诗词文化,学校教育无疑是重要阵地。为加快推进这一“铸魂工程”,我县各校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诗教活动,培养学生读诗、赏诗、作诗能力,增强师生文化自信,让诗风化雨浸润心灵。巽宅镇中心小学从2015年开始成立诗联实验班,编撰《小学生对联入门》《小学生绝句入门》等校本教材,给有兴趣的学生上诗词、对联课,并鼓励学生自主创作。优秀的对联、诗词在学校宣传窗进行集中展示,也会交由书法班的学生写成书法作品。诗联班学生胡佳慧是一名五年级学生,学习诗联已经快两年了。她说,“挺有收获的,我觉得诗真的很有趣,还让我们懂得了很多道理。”

  永嘉中学则充分利用已有诗词长廊、先贤诗存等诗词景观,整理汇集了120多首古诗词和50多首师生创作的传统诗词楹联,集中打造诗路、诗墙、诗园、诗廊、诗亭、诗牌、诗角、诗花和多处诗联元素的“8+X”特色诗化环境,全面营造“现代化、书香气、花园式”的诗词文化氛围。永嘉中学副校长毛光寿告诉记者,在诗词景观打造过程中,他们尽可能选用师生的原创作品,这样更接地气,也激发全校师生的创作热情,接下来他们将继续提高学校的诗词文化品位,让诗词教学体系更完善更规范,也把每一次主题活动办得热热闹闹,传承中华诗诗脉,培育校园诗花。

  除了“进景区”“进校园”,我县全面推进诗词文化“进企业”“进机关”“进社区”和“进农村”活动,举办诗歌创作、名家讲座、诗人名家永嘉采风等系列活动,不断刷亮诗乡品牌。2020年底,我县成功获评“中华诗词之县”,永嘉中学、巽宅镇中心小学、县发展改革局等一批单位同时获评“中华诗教先进单位”。

  创新打造诗意枫林

  中午时分,行走在枫林绿道,冬天的太阳照得人暖洋洋的,原本萧瑟的冬景便也添了几分恬淡悠远的韵味。市民夏先生一行人装备齐全,是从温州市区驱车来的,这几天天气晴好,他们成了这儿的“常客”。“来了就像度假一样,晒晒太阳聊聊天,放松一下心情。”夏先生边说边搭帐篷,同行的朋友们则相互配合着撑开桌子摆茶水。

  枫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宋崇宁五年(1106)三月,枫林柯朱街柯氏举办牡丹诗会,历时一个多月,轰动一时。当地诗赋歌咏代代相传,现存近体诗500余首。近年来,枫林镇加快文化强镇建设步伐,将中华诗词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成功创成浙江省诗词之乡。疫情常态化管控后,当地相继开展了创作、讲座、恳谈交流、采风等形式的诗词主题活动,营造了学诗、爱诗的良好氛围,让诗词走进大街小巷,并先后打造了一批以诗词为核心内涵的文旅融合型项目,建成一祠(御史祠)、一街(圣旨门街)、一廊(枫林中学)、一居(徐定超故居)、一诗路(枫林绿道)、一个体验中心(数字诗路e站)的特色诗化项目。其中枫林绿道全长约7公里,途经新坊村、镬炉村、兆潭村等村,现已完成一期建设。绿道建成后,除了慕名而来的“客人”,沿线村民也多了一个休闲散步的新去处。

  2020年11月,省诗路E站永嘉体验中心在枫林正式揭牌,通过VR、AR、裸眼3D、5D全息沉浸式体验、CAVE空间等数字技术手段,以“永嘉SONG”为主题,全方位展示永嘉山水诗、谢灵运、非遗文化、耕读文化、瓯窑文化等优秀文化资源,成为传统诗词文化现代化传承的一次有益尝试。成立于2019年的“枫林牡丹诗社”也在不久前将活动阵地搬进了枫林镇中心小学,进一步推动诗词文化“进校园”。“诗社和学校要加强交流,部分老师一定要懂得诗词的平仄、格律,然后呢进一步拓展到学生,再渗透到全社会去,我们力求达到‘步步风景步步诗’。”枫林镇中心小学教师、牡丹诗社导师徐小龙说。

  在此次“中华诗词之县”验收工作中,枫林镇成功获评“中华诗词之乡”。下一步,枫林镇将继续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普及提升诗词文化,深化诗教工作,掀起学诗词、爱诗词、创作诗词的热潮,在全镇上下营造“万人爱诗篇、万人读诗词、万人背诗词”的良好文化氛围。

  诗乡创建久久为功

  诗乡创建和巩固是一项长期工作,靠的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也不是一招一式就能立竿见影。鹤盛镇鹤阳村始建于北宋年间,据传是“中国山水诗鼻祖”谢灵运的后裔聚居地,从宋到清六百年间,村里先后出了38位诗人,留诗229首,且有“鹤阳八景”为人称道。2018年,鹤阳村以鹤盛镇打造山水诗画乡村振兴示范带为契机,修复诗词中的景色,并设置对应诗牌,找回诗村古韵。此次评估中鹤阳村成功获得了“诗词之村”称号。然而,评估组同时认为,当地的诗词传承工作仍有待提升。“我们的创建工作永远在路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就目前来说,我们的‘诗词进农村’依然是面上还没有全面铺开,鹤阳诗村虽然这次也评上了‘诗词之村’,但是评估组认为鹤阳当代的诗词传承这一块依然没有做好。”永嘉县诗词与楹联学会会长王春说,“另外‘诗词进机关’也是我们相对薄弱的一个环节,后续如何传承传统诗词文化,长效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

  下一步,我县计划将诗词“六进”进一步纳入工作考核,持续强化“诗词之乡”品牌影响力,着力把永嘉打造成为“瓯江山水诗之路”文化研究的先行地、中国山水诗的新高地,为中华诗词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提供永嘉素材,贡献永嘉力量。

  “永嘉古代全诗我们已经出版了,永嘉现代全诗我们也已经编辑正在出版,当代永嘉诗词选也已经编辑完毕,从而比较全面地去反映永嘉自古以来的诗词发展状况。另外,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学会建设,发展更多的年轻力量。通过吟诵的方式,向全县各地进一步传播诗词文化。”王春说。

  此次获评“中华诗词之县”,既是对我县“诗乡创建”工作的肯定,也是下一步工作开展的序章。永嘉继续推进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不断丰富诗乡创建元素,提升诗路文化内涵,让诗词文化深入人心,打造“永远的山水诗,最美的桃花源”。

上一条:绩溪县实现商事登记全自助,“7×24”小时不打烊
下一条:永乐店邀专家解读十八大精神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5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