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社科理论界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系列讲话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强化科研、系统借力、打造品牌,为努力打造全面展示浙江高水平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绿色发展重要窗口,为开启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贡献智慧和力量。
举旗定向、注魂赋能,锤炼精品、服务发展,优化平台、打响品牌……我市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正高扬“丽水之干”奋斗旗帜,以浙西南革命精神注魂赋能立根,大力推进丽水社科特色市建设。
忠诚使命,借智借力,推动党的科学理论守正创新
继往开来,守正创新。
在过去的“十三五”期间,我市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考核内容,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丽水市委关于新时代加快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实施意见》,重点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新型智库建设工程、文化丽水研究工程、社会科学普及工程、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工程等五大工程。
平台和机制的守正创新,在工作中显得至关重要。《中共丽水市委办公室、丽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丽水新型智库建设的实施办法》颁布后,我市开始借智借力,重点抓好党政机关智库、高校智库、社科智库、党校行政学院智库、科技创新智库和企业智库、社会智库,创新智库管理运行机制。
2018年,在省社科联的牵头下,我市与浙江工商大学开展地校合作。围绕丽水大花园最美核心区建设,浙江工商大学组织调研团队分课题开展调研,并与市委、市政府举办“丽水大花园”建设研讨会;浙江工商大学充分发挥商科优势,把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地校合作的主战场,设立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等研究院和浙江工商大学研究生工作站,开展科研合作、助推产业发展。
2020年8月27日,省社科联、省社科院和丽水市委、市政府联合举办丽水创新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15周年暨撤地设市20周年理论研讨会。市政府与省社科院签署了《进一步深化全面合作协议》,并设立浙江省社科院丽水研究院,全面启动了市院合作的“升级版”。近五年来,省社科院组织强有力的科研团队相继完成了《农村综合改革的丽水样本》《农旅融合的丽水样本》《高质量绿色发展的丽水样本》等专着。
同样在202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市委宣传部与中央党校报刊社开展市社合作。中央党校报刊社每年与市委共同主办浙西南革命精神论坛,设立“两山”理念践行调研基地,把丽水的好做法好经验优先推荐给中央党校教学案例库。截至目前,《学习时报》先后刊发了《红色浙西南绿色新丽水》《以“丽水之干”担纲“丽水之赞”》理论专版和《开辟创新实践“两山”理念新境界》理论文章,极大提升了丽水的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2020第九届“智汇丽水”人才科技峰会上,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加拿大皇家学会的19位院士专家、150多位高层次人才,共500多位市外嘉宾齐聚丽水,为丽水的发展实践和科技人才建设出谋划策。
推动了智库平台建设,中国(丽水)两山研究院被确定之江科技智库首批基地和浙江省新型智库培育单位,丽水职业技术学院设立浙江大花园建设研究院,丽水电大设立生态经济数字化工程(丽水)研究院。研究成果《金融支持浙江(丽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建设的启示与建议》《打开“两山”转化通道的丽水实践启示与建议》等获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这是一次跨越时间的绿色之约,更是一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思想盛宴。
近五年,我市每年评选表彰100项市社科优秀成果,每年立项100项社科重点课题,全市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5项、省社科规划课题48项、省社科联研究课题26项、省社科联科普课题13项,进而,丽水市社科联也连续4年被评为省级先进。
求是挺进,强化科研,助推红绿融合加速度
忠诚使命、求是挺进、植根人民。伟大的新时代,必有伟大的思想领航。浙西南革命精神,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个丽水人的红色基因里。
2019年6月11日上午,浙江省政府新闻办在杭州召开新闻发布会,丽水市委书记胡海峰发布了丽水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的核心成果,以“忠诚使命、求是挺进、植根人民”十二个字精炼表述革命精神内涵。
从2019年开展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活动以来,我市成立了浙西南红色文化研究会,加盟“红军长征论坛”,把浙西南革命精神融入伟大的长征精神。参与并办好浙西南革命精神学术研讨会和论坛,编印15000册《浙西南革命精神教育读本》。其中,《浙西南革命:中央红军长征的战略策应》等四篇理论文章先后在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刊发,引起巨大反响。
今年,借助省社科院的研究力量,组织编撰《浙西南革命精神丛书》,纳入第三期浙江省文化研究工程;编写的《浙西南革命精神简明教材》列入中央、省、市三级党校干部培训任务;加强与中央党史研究院、中央党校报刊社、省委宣传部等协同合作,连续两年召开浙西南革命精神学术研讨会和论坛,形成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提升浙西南革命精神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乡村振兴研究行动、红色乡村振兴宣讲行动、红色乡村振兴传播行动、红色乡村振兴文明行动、红色乡村振兴示范行动……社科理论研究伴随着乡村振兴和红绿融合走进了丽水的革命老根据地乡(镇),把越来越多的基层“红色资源”转化为发展的“绿色动能”。
莲都区仙渡乡、新陶村,龙泉市的住龙镇、溪口村,遂昌县的王村口镇、门阵村,庆元县的竹口镇、斋郎村……一个接着一个红色乡镇、村庄的打造升级都离不开理论支撑和文化挖掘。省发规院编制的《浙西南革命精神弘扬和红色资源价值转化规划》,还成为了全国首创的“红绿融合”专项规划。
孕育本土社科理论研究繁花硕果,红色文化是如此,绿色发展亦是如此。
中国(丽水)两山学院在生态资源价值评估、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形成较为科学的、可以推广全国的GEP核算体系,并在生态产权产品交易、生态信用体系构建及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方面取得可复制、可推广的“丽水模式”。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总结的“‘点绿成金’的丽水改革”入选“中国改革40周年40个典型案例”。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刊发的“以丽水之干担纲丽水之赞”的理论专版,引起了全社会特别学术理论界的极大反响。
丽水两山学院聘请了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欧阳志云出任院长,作为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概念的提出者,欧阳志云一直承担着丽水市的GEP测算工作。一时间,丽水社科人才汇聚,成立了红绿融合发展的实践和理论旗手。
植根人民,打响品牌,厚植地方文化群众基础
文化是民族之魂,是生态文明的特质和精髓所在。
《处州文献集成》的编纂形成了实用型“资料库”,《瓯江文化丛书》的编着创建了全学科“成果库”,《浙西南革命精神》的挖掘搭建了红色文化“基因库”……过去的5年,我市将本土特色文化聚焦成为文化丽水和社科研究的新成果。
围绕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和宣传思想文化的主题主线,我市大力开展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社科普及工作,每年利用“社科普及周”这一省市县联动的载体,先后在莲都、市本级、松阳、遂昌等地举办社科普及周启动仪式,为基层群众献上社科文化大餐。
丽水人文大讲堂活动持续推进,社会科学普及基地有序建设。
截至目前,我市共创建国家级社科普及基地2个,全市创成了省级基地21个、市级基地64个、县级基地125个。各县(市、区)的社科普及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如莲都的“莲城讲堂”、龙泉的“非遗”宣传、青田的“太鹤讲堂”、缙云的“独峰讲堂”等,让基层群众参在与中接受教育、得到实惠。
聚焦“今、古、人、文”主题,“丽水文化研究工程”深入人心,正彰显着文化丽水的独特魅力。
近五年来,我市始终坚持创新思维、品牌意识,把精品精致理念贯穿到社科工作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加强策划、创新载体,努力打造和擦亮丽水人文大讲堂、丽水文化研究工程、浙西南革命精神论坛、地校市院市社合作、《丽水研究》《丽水社科要报》等丽水社科“金名片”,提升社科工作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民族的“根”与“魂”。这样的文化自信,让丽水人的自豪感“满格”。
多年来,我市深入开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努力打造服务的“最强大脑”,为全市改革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壮大丽水社科的“朋友圈”,对标对表建设“重要窗口”,社科工作者先学一步、多学一点、学深一层。
在未来的5年里,丽水市社会科学工作还将继续优化平台,打响品牌,深化改革,强本固基,为打造“高水平建设和高质量发展重要窗口”、开启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作出丽水社科界的新贡献。丽水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即将迎来新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