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德市地处苏浙皖三省八县(市)交界处,是安徽唯一与苏浙两省均毗邻接壤的县份。周边环绕着上海、南京、合肥、杭嘉湖、苏锡常等五大经济圈,是长三角城市群、G60科创走廊重要县级城市,宁杭生态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拥有安徽省参与长三角产业分工合作“桥头堡”的重要定位。随着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深入推进,广德市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计划,持续激发人才活力、凝聚发展动能,奋力争当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安徽县域“排头兵”。
“海纳百川”建机制,编制人才工作“新规划”。一是坚持全局视野。坚持从战略高度部署推动人才工作,大力实施“人才兴市”战略。组建高规格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运行规则,建立定期调度部署、及时会商研判、年度述职评议等工作机制,构建市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成员单位各司其职、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总体格局。二是坚持高效对接。积极融入G60科创走廊、苏皖合作示范区建设以及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建立人才专项调研制度,定期组织人才工作调研组赴沪苏浙等先发地区实地考察学习。积极抢抓“一地六县”长三角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集中合作区谋划建设、商合杭高铁跨境贯通等关键机遇,加强与周边地区人才、技术共享对接。三是坚持政策牵引。建立健全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制定《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意见》,出台《广德市“百千万聚才行动”若干政策》,配套制定人才落户、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等9个实施细则,力争5年内吸引和培育100名副高级职称及以上人才、硕博研究生、高级技师,1000名“双一流”高校本科生、技师、高级工,以及10000名普通高效全日制本科生、技工在广就业创业。
“筑巢引凤”搭平台,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一是搭建引才平台。畅通企业和高层次人才对接渠道,推进高校驻广应用技术研究院、技术中心等研发平台建设,先后建成省级以上研发平台32家,其中院士工作站2家、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8家。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支持本地优势产业、本土领军企业建设异地研发机构,持续加大与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及智库专家合作。二是构筑创业载体。高标准建设广德市创新创业服务中心,打造集“众创空间”“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创业综合服务网”“专家服务团”四大功能于一体的公益双创服务基地,已签约入驻科技型、服务型创客企业13家,全年开展产学研合作完成成果转化13项,发布科技信息200余条,共引进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领域一流专家35人。三是开发引智项目。坚持需求导向、目标导向,项目化推动引才引智引技工作。实施“广德籍人才回归工程”,建立广德籍在外高层次人才库,拟出台涉及税收、金融、社保等支持广德籍人才回乡创新创业优惠政策。常态化开展“百企进百校”“春风行动”等各类招聘活动,建立与定点高校、劳务输出地长期合作机制。打破人才户籍、地域等障碍壁垒,探索实施“候鸟型”人才、医疗卫生领域“星期天专家”等柔性引智工作。
“礼遇厚爱”强保障,集聚人才创业“新动能”。一是突出培训。加强党性锻炼,2018年以来先后分批组织68名优秀青年企业家、110名优秀年轻干部赴河南省红旗渠参加“提升党性修养弘扬奋斗精神”专题研修班。加大企业人才培养开发,定期举办优秀民营企业家示范培训班、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培训班等重点班次;实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计划,推行“工学一体”“订单式培训”“委托式培养”模式,加快培养技能型人才。二是强化激励。加大人才专项奖补资助,对企业柔性引进的人才按实际项目合作支付经费的20%给予一次性补助。对院士工作站、新建国家和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别给予一次性50万、20万和10万元建站补助。对企业、事业单位新引进的急需紧缺人才,3年内,可享受每人每年6000元至3万元不等的薪酬补贴。同时,坚持每年拿出10个左右科级领导岗位,面向机关企事业单位全日制研究生开展“比选择优”。三是落实保障。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对企业、事业单位引进人才,凡工作和缴纳社会保险满3年、在广德首次购房的,按照学历、职称和技能水平,可享受1万元至30万元不等的一次性补贴。落实党委领导联系专家制度,实施“四联”工作法,主动了解人才思想动态和工作生活等方面困难,帮助解决后顾之忧。
“勠力同心”促发展,绘就人才战略“新蓝图”。一是强化人才支撑力。聚焦关键人才,稳步实施“桐汭英才”支持计划,计划用10年时间,遴选支持50支左右高层次创新团队,以及50名左右科技人才、高级管理人才,并给予重点扶持和政策支持。聚焦实用人才,围绕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开启农村实用人才认定工作,已建立近6000人的农村实用人才库。推进名师名医名匠名家工程,全市共建名师工作室21个、技能大师工作室10个、名医工作室8个、名家工作室1个。二是提升人才竞争力。围绕壮大优势产业、新兴产业,组建由重点高校、科研院所、产业协会、专家学者等组成的“桐汭智库联盟”,为招才引智提供关键参考。同时,依托中国探空火箭发祥地广德誓节603基地、皖东南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特色资源,加强与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临港集团、中国电子科技南湖研究院等单位的人才交流培养合作,推动产业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引才优势。三是激发人才驱动力。促进人才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2020年全市广大干部人才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手硬”,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上半年,全市新申报高新技术企业23家,授权有效发明专利753件,创新能力稳步提升,成功入围2020年度全国综合实力、投资潜力、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新型城镇化百强县第二轮城市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