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我市制定了《2018年海门市对接上海工作实施方案》,全力推进与上海在产业、城市、交通、生态四个领域协同发展。
海门与上海地域相连、人文相通、产业互补。去年市委、市政府1号文件出台了对接上海的“55580”行动计划,按照打造上海北大门“窗口”的发展定位,把对接上海作为引领发展的首位战略,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以来,我市在上海成功举办了投资环境说明会、农副产品推介会、外商专场推介会等,在上海集中签约项目21个,总投资近180亿元。
据介绍,按照2018年海门对接上海实施方案,我市进一步细化了产业协同、城市协同、交通协同和生态协同等协同发展的重点内容,并落实到相关责任主体。围绕产业协同,我市推动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争取在50亿元、100亿元项目招引上取得突破,年内力争从上海引进超亿元工业项目80个以上,开工建设一批超10亿元沪海制造业合作项目。促进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全年目标引进超亿元上海现代服务业项目20个。加强农业和建筑业对接,全年农产品在沪销售额达35亿元,全年在沪建筑业总产值突破150亿元。全面提升合作共建平台,年内力争各区镇均有1个达到“五有”要求的沪海合作园区。深化科技人才对接,全年新增与上海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建科技创新载体2个,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15个,引进上海高层次双创人才12名。
按照城市协同,我市推进市民服务一体化,推进沪海异地就医刷卡结算,加强沪海公积金信息共享合作,探索与上海市徐家汇图书馆图书数字资源共享化,逐步实现信息资源一站式访问。促进医疗卫生合作,邀请上海知名医学专家来市中医院开展坐诊查房、学术讲座、手术示教,并组织1至2次大型义诊。深化教育领域合作,建立沪海两地学校交流合作机制,深化海门中专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大地园艺种苗有限公司的合作交流。加强文化旅游交流互动,全年接待上海游客力超300万人次。
实施交通协同,我市推进通海港区建设,策应南通港口优化整合。优化内外路网建设,围绕与上海交通同城化,在崇海通道、北沿江过江复合通道经停海门等重点项目研究推进上取得积极进展。实施好内网重点工程,提升快速进出城能力。提升公交通勤能力,推进与上海通勤化、公交化体系建设,争取开通上海城际快线和浦东机场直达班车。
注重生态协同,我市策应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高标准做好海永镇总规和生态规划的编制工作。强化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强化两地环境管理措施协调与统一,实施大气、水污染联防联控,建立沪海跨区域污染转移联合处置、环境质量监测信息共享机制、突发环境事件信息通报和联动应急机制。加快打造沿江生态走廊,加快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推进灵甸、青龙化工园区等重点区域化工企业的提档升级,实施沿江风光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