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下午,第四届“施耐庵文学奖”颁奖典礼在兴举行。阿来的《云中记》、范小青的《灭籍记》、叶兆言的《南京传》、麦家的《人生海海》、叶舟的《敦煌本纪》等5部作品获奖。兴化本土作家王玉兰的《玉兰和她的孩子们》获得特别奖。
“施耐庵文学奖”全称“施耐庵长篇叙事文学奖”,由兴化市人民政府于2011年设立,兴化为该奖项的永久颁奖地。“施耐庵文学奖”旨在推动汉语长篇叙事的创新与繁荣,进一步提升汉语长篇叙事作品的世界地位,在海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贾平凹、阎连科、董启章、宁肯、王安忆、严歌苓、金宇澄、李佩甫、陈彦等作家的作品先后获奖,其中金宇澄的《繁花》、李佩甫的《生命册》、陈彦的《主角》后来更是获得了茅盾文学奖。
本届施耐庵文学奖于今年4月启动作品征集活动,并沿用过去三届的做法,通过提名、评审产生获奖作品。评选范围为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之间的作品。经过多轮投票,10月29日,第四届施耐庵文学奖评审结果揭晓。
市委书记叶冬华在致辞时指出,纵观四届评奖情况,施耐庵文学奖以其公正、公平的评选方法和流程,得到海内外文学界的高度关注,认可度、影响力越来越大。本届获奖嘉宾中,既有著作等身的文坛大咖,也有本土成长的文学新秀,每一篇获奖作品都值得用心品读,都实至名归。希望评委会继续坚守文学的审美理想和独立价值,将施耐庵文学奖打造成作家期待、读者信赖的文化品牌,向着我国最高荣誉文学奖的目标不断迈进。
叶冬华表示,兴化始终把“人文兴市”作为发展的三大路径之一,既尊重历史,也超越历史,更要创造历史。下一步,我们将用好用足兴化历史文化资源,重点围绕“郑板桥、施耐庵”两大文化IP,拍摄《郑板桥》电视剧、纪录片,开发《水浒传》相关动漫、手游,重修文峰塔,规划板桥文化园、施耐庵文化园等文化地标,进一步挖掘官德文化、水浒文化等内涵,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同时,持续鼓励文艺创新,注重打造文艺精品, 推动兴化文化由“高原”迈向“高峰”,把文化名城建设推向新的高度。也请各位领导和嘉宾继续关心兴化、推介兴化,常来兴化走一走、看一看,激发创作的灵感,写出更多更好的名篇佳作。
江苏省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汪兴国表示,兴化文学传承生生不息,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文学不可忽视的文学沃土。施耐庵文学奖组织水平、评选水平和作品水平都很高,在全国文学界的影响力日益扩大,为构筑江苏文艺精品创作高地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国作协副主席徐贵祥表示,兴化自古就是人文荟萃、人才辈出之地,施耐庵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兴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施耐庵巨大的文学成就、深远的历史影响,以及兴化籍作家在当代文学的突出成就,为施耐庵文学奖的设立奠定了坚实基础。施耐庵文学奖的设立,为中国长篇叙事文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敦煌本纪》是我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长篇小说,在这个故事中我试图去塑造丝绸之路上的一百单八将,去讲述祁连山下的天罡地煞。”“在我的心目中,施耐庵先生是中国古典小说最杰出的代表,我喜欢他的《水浒传》,这是一部非常了不起的作品。”“兴化文学有两部分,一部分是‘走天涯’,一部分是‘守故土’。‘守故土’是‘走天涯’的基础,而‘走天涯’是‘守故土’的引领,‘走天涯’和‘守故土’携手融合,我相信兴化文学会有一个更加辉煌美好的明天。”……颁奖典礼上,获奖作者一一走上前台,分享自己的获奖感受和创作经历,表达对施耐庵先生的敬仰之情,也对兴化文学的明天寄予厚望。
活动中,大家还观看了兴化文学现象专题片,举行了施耐庵文学节主题歌《千秋才人施耐庵》发布仪式和“中国文学之乡”授牌仪式。继2011年中国小说学会授予我市“中国小说之乡”称号后,中华文学基金会在今年决定授予我市“中国文学之乡”称号。
市领导吉天鹏、葛志晖、沙顺喜、徐立华、刘春龙、常传林、丁春华、刘玲洁参加颁奖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