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上午8时,“义乌小商品城”2020义乌半程马拉松在梅湖体育中心鸣枪起跑。来自全球21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28个省(市、区)的10000名跑者齐聚义乌,为义乌这座世界“小商品之都”献上一场规模宏大的体育盛宴。
经过激烈的角逐,曹天祥摘得半程马拉松项目男子组的桂冠,成绩1小时7分50秒,赖晓斌和羊小军紧随其后,分别以1小时7分57秒和1小时8分2秒的成绩获得亚军和季军。赵娜以1小时17分18秒夺得半程马拉松女子组冠军,刘晶娅和李淑云以1小时20分29秒和1小时21分13秒位列二三名。
金牌之上 载誉出发
2019义乌国际半程马拉松荣获中国田协金牌赛事,这是“义马”继银牌赛事后的又一次提升,更高的荣誉也对“义马”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今年的“义马”对赛道进行了大幅优化,优化后的半程赛道几乎全程无重复路段。值得一提的是,半程赛道中有一段4公里的植物园路段,选手在这里既能够体验马拉松的快乐,也可以畅游花海,感受跑在画中的运动体验,也给观众提供了一个重新认识义乌这个宜居宜业城市的平台。
高规格的保障力量一直都是“义马”值得骄傲的地方,为了保障赛事顺利、有序、流畅进行,今年招募和培训赛事服务志愿者近2000人。其中,义乌团市委招募学生志愿者1400多人;义乌市红十字会招募急救志愿者150人;义乌市卫健局提供监护急救车14辆、布置医疗站点14个、布置医护人员300人,各部门齐心协力为选手的安全保驾护航。
安保方面,义乌警察跑团作为赛道中的移动安保力量,全方位保障赛事安全。此外,义乌公安部门今年还更新了设备,使用了AR指挥系统和无人机反制系统,缩短应急反应时间,提升安全保障能力。
疫情之下 负重前行
疫情之下,“义马”迎来了属于它的挑战与机遇。
10月5日,启动报名;11月9日,召开新闻发布会;11月12日,选手开始领物;11月15日,“义马”圆满举行……快节奏下进行的“义马”,考验的不仅仅是组织方对赛事的筹备能力,更体现了义乌作为一个国际化城市所拥有的高效运转能力。
应对疫情,本届“义马”对选手报名新增9条疫情防控措施,健康绿码、14天行程轨迹、健康承诺书、测温、临时留观室……面对疫情,组委会一丝不苟;面对选手,组委会尽心竭力,全力以赴为“义马”保驾护航。
“义马”并不只是一场赛事,它也是一座城市价值观体现。在新冠肺炎疫情下,义乌这座城市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甘于奉献、敢于牺牲的模范,为感谢义乌援鄂医疗队、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对社会作出的贡献,“义马”组委会特意拿出70个参赛名额,免费提供给义乌援鄂医疗队成员及家属、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以感谢他们为社会所作出的奉献,也借此向社会传达正确的价值观。
展望未来 来年可期
9月,义乌迈入“自贸试验区时代”,标志着义乌又上了一个台阶。“义马”的成功举办,极大地丰富了义乌这个试验区的文体生活,为义乌推动全民健身发挥了先锋作用。
本届“义马”的奖牌正面以世贸中心、丹溪大桥、青岩刘、义新欧、义乌国际商贸城等义乌地标为设计元素,中间则用义乌江将其串联起来,展现了义乌在新时代的发展成果;背面以拨浪鼓为基底,象征着义乌人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在拨浪鼓的四周则是城墙和跑道的设计,寓意着众志成城战胜疫情、守护未来美好家园和全民健身生生不息的美好愿景。
本届“义马”有不少新鲜血液加入——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的800名学生志愿者的加入,让“义马”与文化、教育的融合更进一步。作为义乌首座本科类高等院校,现代科技学院的加入也预示着“义马”赛事与高校的合作正在进一步深化,一条“体育+教育”的文化链条已现雏形,在不久的将来这条文化链必将串联起义乌的体育、教育全产业,全面提升义乌的文化软实力。
如今,“义马”已成为义乌城市的一张“金”名片,也为充实城市内涵、助推体育旅游绿色产业进一步发展贡献了体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