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能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安全与技术创新”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汽车安全与召回技术论坛10月20日至22日在重庆举行,引起政产研各界广泛关注和讨论。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执行院长李世鹏认为,未来交通面临安全和效率的严重挑战,城市干道安全和通勤拥堵是主要问题。基于5G、自动驾驶、智能网联等技术,行业正展开智能交通创新。未来交通是“聪明的车+智慧的路”,以车路协同智能来应对前述挑战。
他进一步分析,车路协同智能中的闯灯预警、碰撞预警、盲区提醒、道路危险状态提示等功能,可以有效提高交通安全性。车路协同智能在效率提升方面的作用也显而易见:如自由流收费,实现无卡口、不减速收费。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正从传统的汽车制造企业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转型,已掌握智能驾驶、智能安全、智能交互等领域200余项智能化技术。
该公司副总裁李伟认为,未来出行方式更加智能,人、车、生活将融为一体。零事故、零违章、“千人千面”等用户需求将成为未来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而软件定义汽车将成为实现智能网联汽车最关键的手段。因此,传统汽车制造企业要着力提升自己的软件能力。
中国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创新发展处处长汪水银在谈及对自动驾驶发展路径的思考时表示,自动驾驶比较可行的技术方案是“智慧的车+辅助的路”,包括自主感知和高精度地图的配合,以及重点区域车路协同辅助。
汪水银认为,自动驾驶商业化应用还面临一些问题,如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商业模式等,可优先选择环境相对可控、法律法规制约少、商业模式较清晰的场景开展试点和示范,如港口、矿区、配送等。下一步工作可以考虑多个方面,包括探索面向自动驾驶的专门立法;搭建协同创新平台,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车规级芯片、算法平台等国产化,健全自动驾驶标准体系;探索形成自动驾驶技术规模化、商业化应用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