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栋房子都荒废了几十年了,今年在政府的帮助下,我们四户人家准备把它修修好,再租给村里……”连日来,赤寿乡界首村村民颜日盛正在修缮自家房屋,据他介绍,在“拯救老屋行动”政策支持下减轻了修房子的经济负担,今后租给村集体统一发包出租,还能增加收益。
赤寿乡界首村是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之一,至今保存着20多幢较为完整的古民居。如何增强古民居的辐射吸引力,推动文旅产业的发展,提高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一直是该村三委干部面临的巨大挑战。
“我们动员村里修缮好老屋的村民,将他们的房子租给集体,然后再进行保护利用。”界首村党总支书记刘方德说,这一举措不仅能帮助村民增加收入,还能为集体经营性收入注入活水。如今,该村的老茶厂、旧学校以及部分民居被改建成了县拯救老屋研学基地,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6万元的租金收入。
今年,我县围绕村集体经济发展“小散弱”问题,积极探索产业、旅游、租房、复垦、物业和光伏消薄“六项实招”,盘活农村集体“三资”,激发村干部干事活力,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提速换挡”。界首村村级资产对外招租经营这一做法,正是其中的具体举措之一。
优质的水资源是裕溪乡木岱坑村发展集体特色产业的优势。今年7月,木岱坑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就与杭州民本食品有限公司签订了“浙松谷泉”项目合作协议书,共同投资联手开发木岱坑山泉水资源。通过该项合作,木岱坑村除了每年有6万元的保底收入外,还将根据整体营收,获得70%—90%的分红。
而在大东坝镇蔡宅村,村集体与县强村公司以及乡趣公司合作,也是从产业、旅游两项“实招”入手推进。该村在以土地+资金10万元入股建设豆腐工坊和经营石仓泡豆腐基础上,推出亲子体验等活动,带动农户种植原种大豆+游客消费,这种依托特色田园风光、传统村落、农副产品、民宿等旅游资源,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模式,有效增强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每年可带动村民增收60万元,村集体保底增收5万元。
“招式多而不俗,力道巧而多精。在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的攻坚战中,我们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发挥特色的原则,整合资源、分类施策。”据县双增攻坚组副组长王玲介绍,截至7月底,全县203个村实现村集体经济总收入9499.99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3864.41万元;村集体经济总收入20万元以上且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有98个,占比48.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