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县工商联组织花桥乡商会和义乌市浦江商会对来料加工合作事宜签订合作协议,助力西部山区村民致富。
来料加工是促进闲散劳动力转移、低收入农户增收最直接最现实的途径,也是承接产业转移,实现“富民强乡”的一项重要举措。随着“浦义同城”战略的深入实施,浦义两地在来料加工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实现了两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目前花桥乡已建成20余个来料加工点,帮助近千名闲散劳动力实现就业,每年人均实现收入2万至5万元。各加工点抱团成立“花桥工坊”,由商会成员和乡妇联共同统筹安排加工点的订单业务和人员调配等事项。
义乌来料加工贸易极其活跃,同时也面临着用工成本、用工缺口等实际问题。勤劳能干、心灵手巧的花桥人正需要有这样的资源来改善浦江西部山区落后的经济状况。双方经过协商,花桥乡商会与义乌市浦江商会就来料加工合作签订《来料加工合作框架协议》,并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一致达成长期稳定合作的意向,订立长期业务往来的计划,《协议》确定义乌市浦江商会为花桥的来料加工点提供不少于年营业额600万元的来料加工业务。
在前吴乡墎山村的文化礼堂内,几块木板拼就的大桌子上,堆放着一些塑料挂钩的配件。桌子旁,十几位上了年纪的村民正忙着拼接,而在礼堂的外面,张光亮正忙着卸货,这次他又带来了一吨左右的配件。
张光亮是墎山村来料加工的经纪人,每天他都要负责联系义乌的厂商将材料送过来,然后把前一天加工完的成品装车带回去。“我们一般做贴纸、挂钩、衣架之类的小物件,这样的东西做起来又简单又快,让村民们赚钱轻松点。”张光亮介绍说。
据墎山村党支部书记张序宪介绍,今年,村里盘活文化礼堂等资源,创建来料加工集聚点,开展技能培训,依托同义乌市北苑街道的“浦义同城”人力资源战略合作,从义乌引进来料加工业务,利用村闲置劳动力40余人开展来料加工,进一步帮助农户增收,从5月开始到现在,村里已经增加收入将近25万元。
北苑与前吴为期三年的战略合作协议规定,双方共同成立“浦义同城”人力资源服务站,负责两地劳务用工和来料加工项目对接,服务站设在义乌市北苑街道办事处,前吴乡派专人驻点,北苑街道派专人对接。来料加工业务享受义乌市政府有关来料加工的相关政策,北苑街道引荐优质来料加工项目,协调、督促相关企业及时发放加工费;前吴乡组建闲散劳动力输出队,组织手工、传统工匠、技工、包装工、保安等务工队伍,为北苑街道管辖范围内相关企业提供人力资源。
“到目前为止,前吴乡的村民通过来料加工增加的收入已经超过了400万元。”前吴乡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乡将引进更多的来料加工项目,发展一批以来料加工为特色的乡村加工点;让在家的闲散劳动力不出门在家里也能够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最近几天我们刚刚和义乌的一个老板对接上,他们是做食品加工的,有意向到我们这里来租房子做包装,预计可以解决100多个劳动力,每个劳动力能有三四千元一个月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