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国内收藏文物数量最多、等级最高的博物馆,北京故宫是世界著名遗产地及旅游目的地。为纪念故宫建成600周年,自9月10日起,“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纪念展亮相故宫博物院。记者近日从市县两级文化和旅游局获悉,应故宫博物院邀请,凤阳县博物馆借给故宫博物院馆藏文物11件,用于在故宫博物院举办的“紫禁城建成六百年”纪念展。
感悟优秀传统文化魅力
据了解,紫禁城始建于明朝永乐四年(1406年),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紫禁城建筑继承唐宋规制,与城市功能、山水形势有机结合,是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和宫殿营造思想的集中体现。在六百年的传承中,将“天人之际”“礼乐复合”的中国文化思想一以贯之地发扬光大,既体现出强烈的民族融合,亦有西学东渐的文化特质,是“有容乃大”文化胸怀的实物例证,是中华民族当之无愧的“大成之城”。
宫殿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中最辉煌的篇章,历来是统治阶级营造的重点。紫禁城更是宫殿建筑发展的集大成者,它不仅代表了当时建筑技术与艺术的最高水准,其巍峨壮丽的建筑群亦成为国家政权神圣庄严的象征。
1402年,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发动政变,武力夺取政权,成为明代的第三位皇帝,后人称之为“永乐皇帝”。朱棣执政初期仍以南京为首都,出于军事上的考虑及巩固政权的需要,他于永乐四年下诏,“以明年五月建北京宫殿”,并派官采集木材石砖,征发各地工匠、军士、民丁,自此拉开了北京皇宫营建的序幕。
“紫禁城以凤阳明中都、南京明故宫为范本,以《考工记》周王城为原型建设,继承了金中都、元大都的格局,营建过程体现了古代匠师的智慧。”故宫博物院古建部副研究员、策展人张杰对媒体介绍说。
今年适逢紫禁城建成六百年,故宫博物院推出此次大展,用“宫城一体”“有容乃大”“生生不息”三大主题和18个历史节点来介绍紫禁城的规划、布局、建筑、宫廷生活以及建筑营缮与保护的概况,方便观众理解贯穿于紫禁城“时”“空”的历史文化,感受宫殿建筑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最高境界,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我市11件文物亮相京城
此次展览使用了故宫午门区域的西雁翅楼、正楼及东雁翅楼三个展厅。参观由午门西马道进入,东马道离开,展线全长256米,展出文物及史料照片共计450余件。展览紧扣“时间”这一主题,以四季变化的景象为背景,使观众在参观展览的过程中感受到故宫不同季节不同景象变化的美感。
“我们馆应邀参展的11件文物主要集中在西雁翅楼的‘宫城一体’展厅,它们均出土于明中都宫城遗址,均系建筑构件,该展厅主要讲述了明代宫城建设理念及建筑工程技巧。”凤阳县博物馆工会主席孙洋告诉记者。
据介绍,“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纪念展将持续至今年11月15日,届时,来自我市、出土于明中都宫城遗址的明洪武时期龙纹勾头、凤纹滴水、琉璃仙人、琉璃蹲兽、龙纹石望柱、凤纹石望柱、龙凤纹石栏板等11件馆藏文物将同步与观众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