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开发区新闻 > 金华 > 文字新闻
过好三道关 迈向高质量——市两会代表委员热议振兴实体经济
发布时间:2018-04-12  来源:金华日报  发布开发区: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

  围绕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年初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吹响金华高质量发展号角,提出坚定不移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加快走出具有金华特点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着力推动我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如何过好“质量关”“效率关”“动力关”迈向高质量发展,成为出席市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过好“质量关” 从追求数量转向注重品质

  在消费需求不断升级的当下,市场需求只会拥抱高质、高端的“质造”。2017年,本报联合市质监局开展“我为金华产品代言”系列行动,遍访县(市、区)活力跃动、蓬勃发展的企业,寻找能够为金华代言的特色优势产品。其间,被市民广泛认可的“代言企业”“代言产品”,无一不是深耕细作、经得起时间和市场考验的品质代名词。

  如浙江科惠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在高端骨科内植入物手术器械及智能康复设备领域涉足已有20多年历史,但直到最近几年才“动静”特别大。究其原因,是科惠从为国外企业代加工走量,转型成自主研发产品重质。

  对此,来自义乌的政协委员陶胜也深有感触。义乌自2011年启动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以来,外贸规模突飞猛进,出口总额从2011年的973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3311亿元,年均增幅高达22.6%,出口总额位居全省第二,仅次于宁波。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如此规模庞大的出口额中,义乌自有品牌的出口份额占比一直较小,绝大部分出口是中资企业为国外品牌的贴牌出口。在庞大的产量面前,本土企业生产的产品哪怕有着过硬质量,也因贴牌而为他人做了嫁衣。

  “发达国家的出口产品绝大多数是自有品牌,盈利能力高。我们若不能在这些方面迎头赶上,很难从制造大市转变为制造强市,本土企业也就无法改变只能‘喝汤、啃骨头’而不能‘吃肉’的现状。”陶胜说,目前大部分出口企业还无心或无力制定并实施扩大自有品牌出口份额的战略,需要政府在政策方面加以引导和扶持。他建议,相关部门应积极做好出口品牌的梯度培育,做好出口品牌申报认定的储备工作,推动全市企业积极申报出口品牌,提升增强我市外贸出口国际竞争新优势。同时,要加强政策扶持,对出口品牌企业特别是自有品牌出口比例较高的企业给予相关政策上的倾斜支持。

  “当前,我市既面临经济增长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同时还肩负着‘追赶跨越、走在前列’的历史使命。双重重任下,既要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变,也要在高质量增长中追求高速增长,所以我建议正确处理好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做到量质并举,双轮驱动,加快实体经济的发展步伐。”市人大代表章树根建议,调整企业重质,很重要一点是要调动企业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妨从为企业“掌舵”的主体入手,精心培育和锻造一支强大的企业家队伍,为我市全面振兴实体经济冲锋陷阵、再立新功。

  过好“效率关” 从粗放增长转向集约发展

  近年来,在世界经济复苏疲软、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我市工业经济依然呈现稳走向好的发展态势。2017年,我市33个行业中有28个行业产值保持正增长,增长面达84.8%,规上工业增加值、总产值分别增长6.4%、8.1%。其中,永康五金、兰溪纺织、义乌小商品等多个产业集群的集约化发展功不可没,但是部分行业企业仍在经历转型阵痛。

  据了解,我市现有与工业相关的私企近8万家,所生产的33大类主要行业产品涵盖百姓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然而,这当中的结构存在先天不足,九成以上是中小企业且以制造企业为主,存在生产技术低、人才匮乏、创新欠缺等明显短板,如果无法尽快走出粗放式发展模式,有可能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

  “制造业只有彰显特色优势,才能增强竞争力。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走智能制造之路,解决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问题。”章树根建议,立足我市制造业基础和优势,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并以点带面逐步建立我市智能制造产业集群。鼓励企业拓展产业链,向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环节拓展,推动我市传统制造业从粗放型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集约型发展模式转变。

  市政协委员卿礼新认为,可以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构架出适合当下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系统解决方案“智能制造可视化共享服务平台”。“这个平台可以‘设计+’推进产品创新,以‘平台+’促进企业跨区域集聚,以‘共享+’激活智能制造活力,实现传统园区向智慧园区转变。”

  另一方面,我国电子商务开启了高速发展的通道,2017年淘宝“双11”单日成交额1682亿元,再次刷新全球纪录,电子商务高速发展在方便群众生活的同时,也严重冲击着传统商贸流通业。目前,我市传统商贸流通业在经历了电子商务的浪潮席卷后,整体经营状况不容乐观,转型升级刻不容缓。

  市政协委员叶军培建议,政府要科学合理规划,加强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引导,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们需求的商贸流通网络。同时,借助特色化经营的理念和模式,依托特色业务和某些领域的特色化经营,走特色化道路。中小商贸企业则应以专业化经营为特色,充分发挥其组织结构简单灵活、信息灵敏,贴近客户等优势,注重“做精、做准、做细”。小型商贸企业,应以提供快捷灵活、特色化的商贸服务为主要目标,做全方位区域性商贸企业、特色精品商贸企业。

  过好“动力关” 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

  新旧动能转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创新。

  2017年两会期间,不少代表委员提出调整结构、脱虚向实,把资源要素配置在振兴实体经济的刀刃上。2018年,“创新”成为代表委员频繁提及的热词,有人比喻充沛的资源要素为实体经济强健肌体,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源源不断注入创新的灵魂。

  “虽然金华制造渐渐声名鹊起,但是不少金华企业在自主创新能力、工艺设备水平等方面仍存在不足,缺的正是创新精神。”市人大代表陈静华说,我市一些企业在制造工艺和设备选择上“近亲繁殖”,相似度高且相对落后;少数企业只是花心思抄袭和偷学同行的工艺和设备,不注重创新研发,对先进工艺和设备了解也不充分。当务之急,是要推动企业工艺设备升级,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为此我建议政府可以组织本地企业参加国内外工艺设备展,赴国内外同行优秀企业参观学习,以拓宽本地企业家的视野,转变思想观念,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此外,陈静华认为人是创新的原动力,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因此建议做好人才工作,深入挖掘金华籍人才智力资源、人脉资源和项目资源,通过金华发展大会等平台争取家乡人为家乡出力,同时也积极向外“借脑袋”,招揽更多人才落户、项目落地,集聚更多的高端要素,把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的胜势。

  “在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向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困扰企业的一大问题是人才缺乏。”市政协委员占林喜认为,除了想方设法吸引优秀人才落户金华,推动在金高校与我市重点企业深度合作,是解决目前金华大部分企业面临的高端人才引进成本高、流失快,高技能实用人才只能靠企业自身培养,一线员工专业素质提升主要依靠企业内训师培训等现实问题的有效途径。

  占林喜建议,政府应积极推动金华高校与企业的深入合作,优选合作单位开展校企深入合作。在此基础上,还要拓展和深化校企合作领域,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完善、专业课程体系重构、项目化课程与教材开发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

  市政协委员施润锦以五金行业为例谈了自己的看法:“现在我们已经从传统五金踏上现代五金转型之路,智能制造和技术的应用犹如和煦的春风,给我市制造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但是,目前我市推进智能制造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部分企业家在智能制造发展上缺乏长远眼光和战略布局,智能制造标准体系不健全,智能制造产业关键技术仍然受到制约,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储备不足等。”

  对此,施润锦建议,要把企业家的培养特别是知名企业家的培养放到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来谋划,促进企业家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其次要围绕“智能生产、智能产品、软件和系统集成服务”三大主攻领域,整合生产要素、实施流程再造,完善智能制造产业链;三是围绕“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开展研究,补齐短板;四是围绕传统产业改造提升重点,定期组织开展智能化改造咨询、诊断等专项服务活动,促进供需对接。此外,还要引导和鼓励在外金华籍高层次人才智力回归。

上一条:“共享”“融合”成热词
下一条:永乐店邀专家解读十八大精神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5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