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开发区新闻 > 宁波 > 文字新闻
市政协委员为加快绿色石化万亿级产业集群建设献策
发布时间:2020-08-17  来源:中国宁波  发布开发区:宁波大榭开发区

  加快绿色石化万亿级产业集群建设,是我市“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的“打头阵”工程。为此,市政协将“加快绿色石化万亿级产业集群发展”作为常委会专题协商的重点内容。

  2月份以来,市政协成立了由经济委牵头,市民建、工商联和经济界别为主,30多位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组成的课题组,发挥自身优势,深入一线调查,围绕绿色石化产业规划布局、联动发展、要素支撑和延长产业链4个专题,提出了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2019年5月,我市吹响建设“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冲锋号,发出实体经济尤其是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员令,为下一个万亿GDP增量擘画蓝图。绿色石化在“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推进绿色石化万亿级产业集群建设,是唱好“双城记”、当好浙江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的战略谋划和有效抓手,更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宁波重要讲话精神的生动实践。

  加强统筹协调 优化规划布局

  宁波是我国7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区位、交通、市场和产业优势得天独厚,在维护国家产业安全和能源安全上承担着重要战略使命。从发展历史看,宁波能有现在的经济实力和城市影响力,石化产业功不可没;从未来发展看,唱好“双城记”,石化产业同样不能缺位;从自身发展看,“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能否成功落地,经济发展目标能否实现,石化产业必须挑重担、当先锋、打头阵。

  产业发展,规划先行。

  目前,我市的石化产业主要集中在镇海、北仑和大榭三大片区。截至2019年,54.16平方公里的面积实现绿色石化产值3521.9亿元,单位面积产出为每平方公里65亿元。

  市政协委员在调研中发现,我市未来石化产业尚有规划空间74.4平方公里,除去山体、河道、道路、生态等用地,按一般实际可用空间占规划空间80%的比例测算,未来宁波绿色石化产业实际可利用空间约60平方公里。

  用足用好这些可利用空间,能不能保障我市绿色石化万亿目标的实现?

  “对标目前单产水平,实现万亿目标,还需用地空间约100平方公里;对标国内一流标准,达到万亿目标还需用地空间约54平方公里;对标国际先进水平,达到万亿目标还需用地空间约43平方公里。”委员们认为,考虑到宁波石化产业现实基础和行业技术进步等因素,按目前我市单产水平和国内一流标准的中间值每平方公里90亿元对标,根据目前可利用的空间,满打满算只能增加5400亿元的产值,距离万亿目标尚有千亿产值缺口。

  市政协委员在调研中发现,目前我市的绿色石化产业规划布局存在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布局不集中,利用效率不高;片区规划不完善,实施不够到位;开发密度不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不高。

  “这既是我市绿色石化产业在布局上的不足,也是未来可以挖掘潜力的地方。”参与调研的市政协委员表示,对标绿色石化产业万亿产值,落实空间保障,尽可能利用存量土地,扩大增量空间,提升土地配置效益,关键在于做好优化存量土地、调整土地性质、围海围垦和拓展毗邻区域等4篇文章。

  为此,政协委员建议,必须切实关注绿色石化产业规划布局落地过程中的三项工作:

  ——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十四五”时期将是我国石化产能集中释放期,大连、烟台、舟山、湛江等沿海城市均在加大石化产业布局力度,宁波如果不加力、不扩量、不突破,很有可能错失国家新一轮重大生产力布局战略机遇,影响绿色石化万亿目标的实现。全市上下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形成全力冲刺绿色石化产业万亿目标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

  ——进一步强化统筹协调。进一步明确片区功能,统一决策、统筹协调绿色石化产业规划布局、要素资源、项目招引等重大事项,推进落实重大石化项目和重点产业平台建设;

  ——进一步明确片区功能。坚持“产业发展一体化、发展定位特色化、空间利用集约化”导向,实现各个重点区块各有侧重。

  推进园区联动发展 形成产业集聚生态

  石化产业具有产业链联结紧密、产业一体化程度高等基本特征。加力推进资源整合和功能集成,是实现石化产业高层次跃升的必然要求。市政协委员指出,宁波要打造绿色石化万亿级产业集群、建设世界一流石化产业基地,必须加快推动镇海片、北仑片、大榭片三大石化园区的全方位联动发展,形成具有高度一体化、强大辐射力的产业集聚生态。

  联动发展,时不我待。我市三大石化园区在联动发展方面做得如何?市政协委员深入一线调研发现,我市三大园区相对独立,存在发展空间不集聚、产业联动不紧密、公建配套不联建等问题,无法充分发挥石化产业的集群化优势,制约了石化产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成为建设国内顶尖、世界一流石化基地的关键短板。

  镇海片(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仑片(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石化区块)、大榭片(大榭开发区)都是国家级开发区,三大园区分别由镇海区、北仑区、大榭管委会管理。三大园区在发展规划、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方面的统筹性较差,亟须高位阶的统一管理。

  跨区公共管廊建设滞后,阻碍园区间的产业链循环。近年来,我市区域间的产业联动日益紧密,企业间、跨区域的物料互输互供量大幅增加,但部分企业与企业之间采用公路槽车运输方式。连接港口码头至三大园区,以及园区与园区之间的沿海公共管廊,具有运量大、安全系数高、使用年限长、节约用地、封闭运输损耗少、能耗低无排放等优势,急需加大协调力度、加快建设进度。

  园区安全应急能力不强,欠缺全方位联建互动。三大园区的物理隔离条件较差,化工企业与非化工企业混杂,人流车辆管控难度很大,园区封闭式管理很难到位。即使是部分已封闭管理的园区,对人流管控仍依赖纸质通行证等传统手段。

  目前,我市三大园区的单区综合实力较强,产业方向也各有侧重,产业技术研究院、产业集群促进机构等服务平台支撑局面基本形成,为“1+1+1>3”的联动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面对现状,市政协委员开出“药方”:要从大格局、大动脉、大安全等三个方面,全面推进三大园区的联动发展。

  首先,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构建三区联动“大格局”。

  架构高位阶的统一领导体制,加强发展定位、发展规划、发展布局等方面的统筹协调,集中高效决策,优化资源配置,打破行政壁垒,握指成拳。

  谋求内外联动提升,把石化作为深化甬舟一体化的重要产业支撑,打造产能仅次于美国休斯敦的世界一流、全球第二石化基地。

  实行产业准入协同,加强设施联建、项目招引、空间腾退的整体统筹,避免低水平同质化竞争。

  其次,加快建设沿海公共管廊,畅通三区联动“大动脉”。

  要成立工作专班、谋定工程建设方案、创新利益占补平衡,把建设沿海公共管廊作为解决港口公建配套、促进物料互供互给、打通产业增值空间的关键突破口,争取早日立项、尽快实施、加速推进。

  再次,加强安全应急管理,保障三区联动“大安全”。“安全第一,发展第二”,通过部署规范化建设、实施智慧监管、联建应急救援力量,加码安全应急协同治理,以坚强的安全应急协同治理,为我市打造绿色石化万亿级产业集群提供安全屏障。

  “软硬兼施” 强化发展要素支撑

  宁波要实现绿色石化万亿级产业集群发展目标,当前面临的要素制约十分明显,最重要的硬约束有三个,即土地、能耗、污染。此外,还有一个软约束——贸易体制。

  土地是产业发展的首要要素。市政协委员建议,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用海用地政策的同时,坚持存量土地挖潜与增量产能提升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一是提高已开发土地的利用率,如宁波石化区已投产的多家企业仍有部分土地未开发,要督促其加大投资力度。二是实施“腾笼换鸟”,建立园区企业退出机制,分阶段淘汰落后工艺、技术、设备和产品,对产业层次低、排放总量大、环境风险高的企业及不符合石化未来发展规划的企业做好预案,合理清退,拓展土地空间。三是向市外要空间,科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线,谋划基本农田指标的购买和置换。

  能耗也是极为重要的发展要素。按照当前我市石化产业每亿元产值能耗情况预测,总产值要达到万亿级,需要新增2716.8万吨标煤,远远超出我市的能耗平衡能力。

  为此,市政协委员建议向国家和浙江省发改委争取实施石化园区区域能耗指标单列。要准确认识宁波市作为全国七大石化基地的特殊性,理顺石化产业和宁波市能源“双控”的相互关系。我市作为国家规划布局的石化基地,对符合当地石化基地规划并且落地在规划产业园区的企业项目,要承认项目的国家级地位,对区域内的项目能耗进行全国(全省)能耗考核单列或能耗指标省市分担,同时解除区域内石化项目缓批限批措施。

  对于污染物排放问题,市政协委员在分析数据后认识到,2016年到2019年期间,我市石化产业污染物排放数据是逐年下降的。但新项目上马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两个指标的支撑保障仍有困难,必须严格环境准入、促进转型升级、加强重点领域整治,注重在清洁生产中平衡能耗与污染物指标。

  如何控制污染物排放?市政协委员们支招:

  在严格环境准入方面,严格控制入园项目的排放指标,引进项目的生产工艺、设备,以及单位产品能耗、物耗等均需达到同行业国际先进水平。

  在促进转型升级上,深入推进淘汰落后产品、落后技术和落后装置,对三大石化园区内现有的低小散企业进行搬迁或优化升级,严格限制耗水量大,废水中含大量氮、磷污染物的产业。

  在加强重点领域整治上,深入推进天然气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工业炉窑升级改造、油品升级、建筑施工扬尘控制等减排措施,为石化产业发展预留出保障指标。

  土地、能耗、排污属于产业发展的硬要求,而贸易体制则是关系产业能否高质量发展的软环境。

  打造绿色石化万亿级产业集群,既要靠生产、制造、加工,也离不开贸易、物流、金融。市政协委员们在调研中发现,由于目前贸易体制影响,大型石化原油加工、贸易、船舶加油等注册都在北京、舟山等地,导致宁波石化体量做不大,在国际上无话语权与定价权。镇海、北仑、大榭三地都呼吁要加快发展石化贸易、能源金融,让宁波石化产业更大更强。

  市政协委员就此建议,继续推动原有中石化相关销售物流公司做大贸易量、提升贸易额、完成计划销售额的承诺;做好新增项目的管控,对上马的大项目要落实贸易量,确定销售额;积极申报化工油品全产业链自贸区,着力打造化工品国际贸易交易中心、化工品国际分拨中心、化工(化工新材料)全产业链等创新平台。

  延长产业链 提升产业附加值

  无论是规划布局,还是三区联动、要素支撑,最终都着眼于如何进一步延长石化产业链、提升附加值,促进绿色石化产业万亿级发展目标的实现。

  近些年来,我市绿色石化产业稳步发展,但同时产业链不均衡、高附加值产品不多、产业间协同不充分和竞争优势保持难等问题也日益显现。市政协委员发现,这些瓶颈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

  产业链下游对应用行业的匹配供给能力不足,大宗化工材料的规模和市场有待提升;产业链下游精细化率不高,高附加值的化工新材料有待培育突破;石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配套协同不够,有待提效扩面;现有石化企业提质发展步伐不够快,炼化源头的传统竞争优势逐渐减弱。

  “比如,以化工原料生产的橡塑件占到汽车零部件总量的50%以上。但据了解,我市汽车零部件所需橡塑原料,本地化供应比例仅三成左右。我市亟须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推进绿色石化产业与汽车、家电、纺织服装等产业的跨界融合、协同发展,从而提升‘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整体发展效能。”参与调研的市政协委员说。

  课题组建议,延长石化产业链提升产业附加值,通过企业闭环扩张、技术瓶颈突破、公共平台助推三个途径,主要做好“四个延伸”:油头炼化向提质增效延伸,提高油品、化学品柔性生产工艺能力,提升竞争力;化尾大宗化学材料向扩面增量延伸,进一步投资扩大合成橡胶、合成树脂、合成纤维的产量规模和竞争优势;高端化学新材料向培育突破延伸,聚焦新型合成材料、高性能先进材料以及超级材料等领域;跨产业发展向协同配套延伸,在石化产业与汽车、家电等产业之间搭建产业协同平台。

  在具体工作层面上,市政协委员建议政府在大力推进项目建设的同时,重点针对短板问题进一步调研,完善绿色石化发展的产业定位和市场功能,着力构建优势突出、布局合理、配套协同的石化产业链体系。为此,他们提出了4个建议:

  以突破产业融合技术障碍为目的,完善技术创新组织模式。“主要做好两项工作。一是充分发挥宁波材料所等高能级创新平台优势,整合科研力量和资源,建立高效的产业协同创新体制机制;二是建立以镇海炼化、吉利汽车、奥克斯空调为骨干的技术合作联盟,为全市橡塑材料和零部件联动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市政协委员说。

  以推进石化与多产业的跨界延伸为目的,谋划石化产业链延伸专业园。按照石化产业高端化、精细化发展需求,谋划高端、绿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支撑的宁波石化产业链延伸专业园,重点规划布局汽车专用料产业园、精细化工专业园、电子化学综合专业园、高分子材料专业园等功能分区。其中,汽车专用料产业园要以汽车新材料为导向,推动石化产业向化工新材料领域延伸。

  以数据融通、信息共享为目的,聚焦供应链信息服务功能和供应链延伸服务功能,创建石化产业供应链创新服务平台,促进供应链整体降本增效。

  以两业融合、服务升级为目的,培育高端的石化生产性服务业。“加强与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等协会对接,争取在宁波设立石化技术交易中心,并引进专业技术交易服务机构作为运营主体,形成一定规模后,争取国家相关部委支持,在宁波召开全球石化产业技术交易进口博览会。”市政协委员建议。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只要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勇往超前,一个万亿级的高质量绿色石化产业一定会出现,一个美丽的绿色石化梦一定能实现。

上一条:宿迁市财政局严把“头道关口”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下一条:永乐店邀专家解读十八大精神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5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