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监督执法正面清单机制、强化环保第三方管理、落实轻微免罚机制……优化营商环境,助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我区近年来生态环境领域的“放管服”改革不断迈出扎实步伐,形成了不少独具特色的“松江经验”。有着多年环保执法工作经验的区政协委员王英长期关注此项工作,曾多次就如何精准服务企业、保护生态环境建言,只盼为企业减负担,为城市添绿意。
生态环境领域“放管服”改革事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也事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也急需更加高效便捷的生态环保领域审批制度。能否及时解决环评问题推动项目落地、能否依托科技手段精准查处环境违法行为、能否实现“一企一策”将政策服务精准送上门……每一项向纵深推进的改革举措,都将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企业选择松江的重要指标,成为政府职能部门作风转变的重要契机。
在王英看来,我区生态环境领域“放管服”改革取得的进展和成效还是初步的、阶段性的,与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期盼相比,仍存在不少差距,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思想认识不到位、体制机制不到位、放管结合不到位、优化服务不到位,我们应该做的、可以做的还有很多。”王英说。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改革需要“刀刃向内”的勇气,更需要“越是艰难越向前”的决心。作为区政协委员,王英觉得自己更应该担起责任、主动作为,聚焦痛点、难点、堵点,思考生态环境领域“放管服”改革的思路和方法。
她在政协提案《关于持续深化生态环境领域“放管服”改革,推动实现G60科创走廊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中,简要回顾过往成绩,系统梳理现状问题,提出要坚持以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更好更快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为导向,“既要简政放权,又要加强监管和服务,更要改变过去在思想认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误区”。
王英建议,深入推进简政放权,首先要敢于啃政府职能转变的“硬骨头”,推动生态环境部门从以直接管理为主向以监督管理为主转变,当好“监管者”,切实推进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构建“大生态环境保护”格局。
简政放权,既要放、也要接、更要管,要坚持“眼睛向下”,同步加强监管和服务。王英认为,要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方式,由政府部门“端菜”转变为企业和群众“点菜”,努力提高行政办事效率,全力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生态环境领域“放管服”改革需要加快构建社会共治体系,由政府主导向全民共治、人人行动转换。王英说:“一方面要倡导低碳环保节约的消费方式,另一方面还要推动完善社会监督、信息公开等体系建设。”
“店小二”服务在松江早已蔚然成风。委员建议提出后,得到了相关职能部门的积极响应。区生态环境局以提案办理为契机,结合松江区域实际和工作职责,进一步自我加压,从取消环评资质、简化专项验收、豁免环评手续等方面入手,努力为企业减负,并通过与区科委、区绿化市容局、区农委等多部门协作,合力推动多项审批事项实现了“一网通办”。
改革无终点,永远在路上。如今距离提案办结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但是王英的关注和思考还在继续。松江生态环境领域“放管服”改革进入新阶段,又该如何发力?她认为,服务还需更精准、宣传还需更精准、监督还需更精细,“未来我们的工作应该更加注重企业的体验感和获得感,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才能让改革成效真正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实效,我还要加强调研,精准建言,为优化营商环境继续履行好政协委员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