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100多斤梨,在微信朋友圈里一发,才一个多小时就都卖出去了!”第一次尝到网络销售农产品的甜头,八都镇樟溪村低保户陆大哥对着驻村干部吴佩珍连竖大拇指。
陆大哥患有严重的痛风,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但是为了满足双胞胎女儿天天吃水果的愿望,他硬是拖着病躯种了150多棵梨树和桃树,今夏翠冠梨喜获丰收。“自家种的梨,拿点尝尝。”想到驻村干部吴佩珍帮助自己办好低保,申请了菜单式扶贫补助,陆大哥就想表示一下感谢。了解到陆大哥家还有剩余的100多斤梨,吴佩珍顿时有了主意:“去朋友圈里卖!”
皮薄多汁的本地翠冠梨,你三斤,他六斤,很快就在朋友圈认购一空。“我自己认购的9斤梨,都先让给朋友了。”说到朋友圈里红火的“生意”,吴佩珍笑得很开心。
“你只管摘果、包装,送货的事交给我就好!”挺着5个多月的孕肚,吴佩珍又主动揽下了“快递员”的工作,负责把梨送到顾客手中。
其实,吴佩珍不是第一个在朋友圈卖货的八都干部。早在半个月前,镇政府主要负责人就在朋友圈里打上了卖货广告。在今年的“一户一策一干部”行动中,该负责人与东音村的失独家庭叶大叔户结成了帮扶关系。叶大叔有一手酿酒的好本事,酿造的米烧、谷烧、玉米烧品质高、口感好,但是酒香也怕巷子深,因为东音村地处偏远,叶大叔酿的酒只能在邻近的几个村销售。得知这一情况后,该负责人变身“微商”,在朋友圈里吆喝着卖起了叶大叔酿的酒。
打开朋友圈,记者发现,不少乡镇干部都当起了“微商”,他们借助自己的朋友圈推介售卖农产品,以此帮助低收入农户增加家庭收入,激发他们自主致富的意识。同时,在朋友圈中,我们也看到了人人关心扶贫、支持扶贫、参与扶贫的良好氛围。我们坚信,只要大家劲儿往一处使,就一定能打好打赢这场低收入农户增收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