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完成工程建设项目招标608项,成交总额97.0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累计减少企业跑腿16.5万多次,降低企业直接交易成本7200余万元,释放企业流动资金50多亿元……上半年统计数据显示,市行政服务中心以扎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优化招投标领域营商环境,切实减轻招投标交易主体负担。
为贯彻“六稳”“六保”要求,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我市积极推行网上“不见面开标”、免收投标保证金、取消交易收费,在全省率先打造“四无”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有力助推了企业轻装上阵、复工复产。
疫情期间,依托公共资源交易系统,市行政服务中心加快推进“不见面开标”和“不见面服务”。“针对确实无法提供网上监管和服务的事项,还采取了邮寄、在线核验、告知承诺等方式办理,扩大‘不见面开标’系统的应用范围,实现线下交易项目线上直播开标。”市行政服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管理科科长朱跃忠介绍。今年2-6月,全市463个工程建设项目实现了全程“不见面交易”,占项目总数91%;有40余个项目通过“线下项目+线上直播”方式交易。上半年参与“不见面开标”或服务的企业4.2万余家次,减少跑腿8.5万次、降低交易成本3700万元。
今年以来,我市继续拓展免收投标保证金范围,在原来3000万元以下施工和所有服务类招标项目免收投标保证金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投标保证金减免力度;市综合信用或市行业信用评价结果最高等级的企业在参投3000万元以上的施工和所有货物类招标项目时,也可以免缴投标保证金,同时投标保证金最高缴纳额度由原来的80万元降低到50万元。以4月中旬开标的03省道义乌段改建工程二期绿化施工第2标段项目为例,项目概算投资2900余万元,共有139家企业参加投标。“按照原规定,每家企业应缴纳投标保证金58万元。”朱跃忠说,“仅这个项目,免收的投标保证金就达8000余万元。”
招投标企业获得便利,是义乌着力打造招投标领域优质营商环境的真实写照。据统计,今年1-6月,全市免缴投标保证金的工程招标项目有544个,占比为89.5%;参加投标企业总计超过4.2万家次,需缴纳投标保证金的不足1500家次,累计减少投标保证金的流水超过50亿元、减少跑腿8万余次,降低企业交易成本超过1600万元。
近年来,我市陆续取消了交易平台收取的席位费、交易服务费等所有涉企收费,取消了代理机构收取的招标文件编制工本费。仅今年上半年,减免4.2万家次投标企业席位费、交易服务费和购买招标文件等费用19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