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良好生态,就没有城市的未来。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当好浙江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必须加快形成15项具有中国气派、浙江辨识度、宁波特质的重大标志性成果,其中一项就是要“建设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大的民生福祉。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在“两山”理念指引下,宁波生态文明建设已贯穿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其中环境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源地水质常年保持百分百达标。在2019年发布的中国绿色城市指数前50名中,宁波列第16位,在进入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5万元的城市中列第5位。在全国“两山”发展百强县评比中,我市宁海和象山分列第2位和第16位。
“着眼于宁波的产业特点,我市应坚定践行‘两山’理念,致力于走出一条具有宁波特色的‘两山’转化新路径,让绿色成为宁波发展最动人的底色。”这位负责人表示。按照目标,宁波力争2025年前初步建成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基本建成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先行区,2035年前高质量建成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
建设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首先要着力构建集约高效的美丽国土空间,高质量编制并实施具有宁波特色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落实重要生态空间并实行分区管控,严格生态环境空间管控;以大花园为基底,构建以自然保护地体系为核心的生态空间保护格局,加强山水林田湖海重点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牢固构筑四明山区、太白山区为主的绿色屏障和杭州湾湿地、象山港沿岸滩涂和近岸海域为主的蓝色屏障。
“全面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环境,是建设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的重中之重。”这位负责人介绍,宁波将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治水提升战、治土攻坚战三大战役。具体来说,治气方面,开展细颗粒物和臭氧“双控双减”,包括完善扬尘综合治理,深化工业废气整治,持续推进“低散乱”企业整治、小微企业入园和三大国家级园区的循环化改造,强化机动车船治理;治水方面,加大水环境统筹整治提升力度,实施控源、截污、生态提升行动,2020年完成16个工业园区和30个乡镇(街道)省级“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加强农村污染防治,2022年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标准化运维全覆盖。强化饮用水水源保护,加大陆海统筹,削减污染物入海通量,提升近岸海域水质;治土方面,持续提高固废和土壤治理能力,深入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到2022年基本实现监管无盲区、产废无增长、资源无浪费和固废无倾倒。
守得“青山”,方得“金山”。建设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还要创新发展绿色高质量的美丽现代经济。“以乡村振兴为契机,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宜居的文明乡村。”这位负责人认为,宁波要做大绿色基础产业,做精现代特色优势产业,做强农产品加工流通产业,做深乡村新型融合产业,让山水释放出更大的经济价值。
作为制造业大市,宁波在建设美丽之城的同时,还要高质量推进工业绿色发展。以促进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为目的,把绿色制造体系打造成为我市制造业绿色发展的示范标杆;实施循环经济“991”行动升级版,打造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基地;构建高能级的制造业产业体系,持续推进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扩大制造业有效投资。“以‘大花园’建设为载体,以绿色经济为驱动,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促进一二三产绿色化联动发展,到2022年建成3个至5个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品牌影响力的特色小镇,共筑全域大美格局。”
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美丽治理体系,是建设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的重要保障。探索建立生态文明建设责任管理机制,全面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和生态环境保护立功嘉奖机制;优化生态环境监管机制,构建以环境信用评级为基础的分级分类差别化双随机监管模式,2022年全域推行企业“环保码”;建立多元化、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绿色发展市场化机制;健全排污权交易市场体系,创新绿色金融模式,探索建立“两山”银行,推进绿色保险等创新发展。引导各类市场主体通过政府购买服务、PPP等形式参与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