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装备、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的“化合反应”,催生着第四次工业革命,万物皆数——古希腊人毕达哥拉斯的预言,正在变为现实。紧跟时代发展浪潮,数字赋能,传统制造业走上转型之路迫在眉睫。
我县近年一直在大力推进数字经济“一号工程”,鼓励传统行业龙头企业结合机器换人和自动化设备更新,开展整车间和全业务流程数字化改造,打造数字化车间示范样板。还专门针对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出台了数字化改造的十条意见,两年安排了5000万元资金,支持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改造。
企业发展,内部提升固然重要,借助外力,善于运用研发成熟的成果同样重要。
在我县,织慧科技、彦德科技、羿顿管理……围绕传统企业数字化改造,一批科技型企业应运而生,开发出“云织造”、中国礼品笔工业互联网平台、羿顿安全生产云平台等针对性强的服务软件,破解企业数字化改造难题。
杭州煜凯服饰有限公司系一家专业生产针织品的自营出口企业。今年受疫情影响,外贸展销会都取消了,国外疫情爆发后,市场上服饰需求下降,企业订单少了很多。
积极自救,公司启动数字化管理模式,提升管理生产效率。企业上线新系统“云织造”,正是本土企业杭州织慧科技有限公司根据企业需求量身定制的。
“这套系统运用后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管理实现了数字化。从纱线到最后成品,都有详细记录,可以清楚地知道原材料的走向。”叶凯表示,运用“云织造”系统后,生产效率可以提高20%——30%。
煜凯服饰只是众多传统企业制造迈向“智造”的缩影。华盛围巾、春蕾针织、欧赛笔业、派得利笔业、廷镁家居等应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的企业,企业竞争力都提升了不少。
“现在行业竞争比较激烈,新出现的经济现象就叫数字化红利,传统产业亟需通过数字化改造,推进、提升他们的竞争力。”县经信局信息经济服务中心主任郑浩说。
数字化转型是一个漫长及循序渐进的过程,寻找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数字化转型方案是一切的前提。
去年,杭州龙博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因企制宜,引入一套管理软件,并打造数字化管理系统,效果明显。
“在数字化引入之前,我们不知道需要多少零件,仓库现有多少库存,引入数字化之后,我们对需要的零件进行该采购的采购,该自制的自制,该外协的外协,生产效率至少提高了50%。”龙博机电负责人章焱介绍,通过人与机器的重新分工,产生新的价值创造点,为企业有效提升劳动生产率,实现了降本增效。
当前,不少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在转型中存在着不敢转、不能转、不会转等问题,从龙博机电的实践经验来看,企业要发展就要大胆迈出数字化转型的脚步,加大对企业智能化改造的力度,推进各类数据的融合运用。
220万元的管理系统费用,对企业而言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好在事实证明,企业的决定是对的。虽然公司的数字化之路刚刚开启,但是效果已然显现。订单平均交货周期从35天缩短至25天,产品研发设计周期降低63%。员工生产效率同比提高20%以上。产品质检合格率提升5%,质量售后问题降低80%,电费能耗下降35%。
注重研发的浙江艾罗网络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也进入全速发展的数字化阶段,从根本上提升企业效率和可持续竞争力,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企业车间用上了数字化技术,通过数字化改造项目的实施,该公司在生产过程数字化、管理系统集成化、生产要素物联化、业务管理移动化、数据处理云服务等方面得到显着提升。
产品研发周期缩短20%;劳动生产率每天600台,提升12%;库存周转率提升16.7%……云应用的开展,还有效掌握了用户各种使用数据,促使企业更好地改进产品性能、提升用户体验,艾罗科技经营管理决策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2019年,公司外贸出口达7000多万美元。
我县这两年一直在努力营造数字化管理的氛围,大部分企业数字化意愿也很强烈。数字化改造的十条意见出台后,政策的刺激效应初步显现,不少企业开始实行数字化改造的诊断,运用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平台,逐步走上数字化改造之路。
坚定脚步,桐庐将一如既往走数字化改造这条路,帮助企业持续地提质增效,降本升级。桐庐的发展目标是:全力打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攻坚战,力争在2020年实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幅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