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党员,他17年如一日,始终把初心写在行动上、把使命落在岗位上;作为一名医生,他始终把群众的健康放在第一位,用精湛的医术践行治病救人的承诺。他就是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党支部书记、负压病房临时党支部书记、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吕建森。
吕建森是重症医学科危重症呼吸亚专科带头人,从事危重症呼吸系统疾病诊疗已有1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今年1月中旬,当武汉的新冠肺炎疫情被多方报道时,出于职业敏感性,吕建森开始寻找相关学习资料和防治指南,组织科室内业务学习,同时考虑到负压病房开启的可能性,他还积极做好家人的思想工作。
1月22日,一名从武汉返姚的大学生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当天凌晨,市人民医院负压病房正式启用,吕建森带领11名医护人员进入负压病房工作,展开与病毒的“正面交锋”。入驻负压病房后,面对来自不同科室、不同基础的医护人员,如何构建有效的治疗体系和防控体系,成了吕建森的新课题。“面对未知病毒,只能摸索着前进。”吕建森告诉记者,他和队员们按照医院感染防控要求,划定清洁区、缓冲区、污染区,同时着手医护人员的感控培训,反复穿脱防护服,确保操作规范,尽最大可能避免医护人员被感染可能。第二天,他还制订因地制宜的诊疗方案,进行全科室的业务学习,利用平板电脑构建了工作群,制定ISBAR交接班制度,确保高效的救治和治疗的有效性。
冲在一线,吕建森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坚毅的身影。虽然每天晚上要忙到深夜,吕建森还是会在早上6点多雷打不动地起床,开始一天的工作:深入每个病房查房,详细了解病人的病情变化,搜集最新的病人资料,供医院专家联席会议远程会诊共同为病人治疗出谋划策;根据会诊结果,对病人的治疗进行调整,开出新的医嘱;为每个患者“量身订制”详细周全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并根据病情变化随时调整。“最让我担心的是重症病人,有时他们的病情会突然发生变化,让人措手不及。”为尽量减少这种情况,吕建森把这些病人的每一个指标都盯得紧紧的,一点点变化都不放过,及早地采取干预措施。
每次进入病房,在吕建森眼里,他们不仅仅是需要治疗的病人,背后还有一个个家庭,他似乎看到了病人家属期盼的目光。有一天晚上,吕建森发现一位病人因为担心在家的女儿始终无法入睡,他上前安抚病人,之后还积极联系医院相关部门,把病人的女儿接到医院隔离病区进一步医学观察,嘱托隔离病区护士长多关心照顾她。得知消息后,几天没好好休息的那位病人,终于睡了个踏实觉。
经过吕建森和团队9天的悉心治疗,病区收治的第一例病人治愈出院,是宁波市第一例治愈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在负压病房工作满14天后,按照规定,吕建森暂时需要离开休整。但看到疫情仍然肆虐,吕建森毫不犹豫地向医院提出重回负压病房的请求。“因为我有经验,休整期间也没闲着,一直在学习相关诊疗方案,翻看最新的文献报道。”吕建森如是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2月29日,我市最后一例确诊病人治愈出院。吕建森也带领负压病房救治团队圆满完成了救治任务。在此期间,身为临时党支部书记的吕建森,还十分注重组织建设,积极同党员同志谈心,并发展两名同志入党,使支部焕发更强大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