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海盐县农业农村局获悉,全县小麦收割已基本结束。今年,全县小麦种植面积达12.5万亩,同比增加16.8%,总产量达4万吨左右,亩均产量320公斤,较去年的258公斤增长了24%,创十二年来小麦亩产新高。
近日,记者来到武原街道华星农场,由于小麦已经完成收割,农场已开始种植晚稻。记者看到,一台新式插秧机正在田里运作。“普通插秧机需要一人驾驶,一人安放秧盘,这台新机器因为采用导航技术,在插秧机直行的时候,不用人为操控方向盘,快到转弯的时候控制一下就行,相比原来不但省了一个人工,种的秧苗还更加整齐划一。”农场主许玉君说。今年,华星农场500亩水稻将采用插秧机完成种植,其余600多亩水稻将利用无人机进行直播。据了解,近年来,海盐积极开展浙江省水稻产业“机器换人”示范县创建,今年将建设工厂化育秧、北斗导航、自动驾驶等项目,机械化耕、种、收能力将达85%。
在积极推广粮食生产“机器换人”的同时,海盐不断优化粮食生产结构,综合土壤、水文、气候等条件和市场需求,今年将试验种植具有优质、高产、稳产、高抗的新品种中粳11、软香2号、嘉禾236、南粳9108、南粳46等30余个晚稻新品种。同时,不断探索大豆机械产摘成套集成技术,引进大型自动化大豆采摘机,每亩减少成本482元,今年新增春大豆面积0.5万亩,共种植2.9万亩,同比增长20.1%。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海盐大力推广“水稻+”新型农作模式,全县已建成稻虾综合种养示范点57个、三百亩以上省级示范基地9个,累计推广种养面积达1.6万亩,今年亩均净增收预计较传统种粮多3200元。接下来,海盐将经过3年努力,实现稻虾综合种养产业规模5万亩、产值5亿元,形成虾和稻米产销一体化,提升种粮效益,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
在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型农作模式的同时,海盐还不断扩大粮食生产面积,充分利用土地后备资源,对全县围垦区未利用土地进行平整改造,通过开沟洗盐、秸秆堆肥还田等形式改良土壤,同步加大围垦区粮食生产种植,挖掘粮食生产新空间,今年以来新增围垦区小麦播种面积1549亩。对于建设用地复垦的土地,海盐加大利用率,今年新增用于种植粮食耕地面积1023亩。为提高土地质量及种植条件,今年,海盐出台了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方案,将建设11个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片,涉及面积9935亩,示范引领粮食生产能力将不断提升。同时,实施绿肥种植、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试验,新增地力培肥面积2000亩,粮食生产的土壤基础更加牢固。
“农业现代化这条‘金扁担’,一头挑着‘绿水青山’,一头挑着‘金山银山’。一头连着国家的‘米袋子’,一头连着农民的‘钱袋子’。未来,海盐将继续采取有效措施,保障粮食稳产保供。”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海盐将继续聚焦粮食生产,以推进农业现代化为着力点,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型农作模式等引进推广力度,扎实有力保障粮食稳产保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