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月2日召开的新区低碳清洁新区建设暨全面落实河长制推进会上,市委常委、新区党工委书记秦海涛指出,碧水蓝天是最重要的民生福祉,迈向现代化必须高举绿色生态大旗。去年1月3&日,全区近70%化工企业集聚的绿色化工园区正式更名新材料产业园,秦海涛指出:“把‘绿色化工’4+个字拿掉,并不是不要化工了,而是倒逼传统化工向新型化工转变,镇江新区的‘新’字应该新在绿色低碳上。”一年来,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加快低碳清洁新区建设步伐,交出了一份可喜的成绩单:新区圆满完成了省市部署的大气治理计划任务。
2017年,园区立说立行,在以新区管委会主要领导任组长的“263”领导小组的带领下,以“四个一批”(关停一批、重组一批、入园一批、升级一批)为抓手,紧扣“减煤”、“减化”任务,全面打响治气攻坚战。铁腕治污,关停落后化工企业19家;推动39家石化化工行业企业、5家塑料橡胶行业企业、10家电子光伏行业企业开展了LDAR泄漏检测与修复;在全面开展企业VOCs排放摸底建档的基础上,全区范围排定43家重点企业废气综合整治任务,10家完成整治、其余的全面推开。新区圆满全面完成了省市部署的大气治理计划任务。
治气不仅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还重在观念转变和管理升级。新区重新修订新材料产业园的产业规划和空间布局,进一步聚焦高端电子化学品和先进高分子材料两大产业链,严把项目入口关。“新区实施的融合招商政策,推动招商主体沉入到板块园区,为产业集群发展、园区聚力生态发展蜕变引来了活水。”新材料产业园管理办公室主任蒋峻青介绍。2017年,园区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9个,10亿元项目3个,30亿元项目1个,70%项目在高端电子化学材料领域,带动了园区结构性减化、企业转型升级,提升了生态安环水平。新区探索引进环境治理专家首创博桑,创建PPP模式治理VOCs。7个企业厂界监测点、2个园区周界监测点,犹如一双双锐利的眼睛,实时监测着企业的排放数据。它们与移动环境监测车和环保监测执法队,形成了园区大气治理的“金钟罩”,让违法无序排放无处遁逃。各方数据上传新区集成管理园区分中心的监管平台,并最终与地方环保主管部门联网,推动园区实现智慧监管、守土有责。
大气治理全区一盘棋,各级部门和板块积极履责,形成了低碳清洁新区建设的合力。环保部门持续开展“夜查”、“晨查”、“节日查”、“专项执法检查”等执法行动,以“5+2”、“白+黑”、365日不间歇的环境执法密度,督办行政处罚案件100件,罚款总计560万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1.5%、31.2%,督查企业在生产中严格落实生态环保主体责任。
光大环保垃圾焚烧项目,日处理生活垃圾量达1450吨,实现了区域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金东纸业镇江有限公司、大东纸业有限公司、大港热电有限公司3家企业相继完成废气脱硫脱硝改造;砖瓦行业企业和铸造行业粉尘控制完成专项整治目标;全区累计借助雾炮车出勤作业22次,应急重污染天气高空喷雾降尘,快速削减污染峰值。
一年来,新区以定了办,说了干,干则必成的拼搏和担当,实现综合减煤达11.7万吨、PM2.5平均浓度较2013年下降26%,治气成效初显。百姓的生态环境评价回暖,全区环境信访举报量同比下降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