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嘉兴上榜亚洲发达三线城市的消息在朋友圈刷屏。由东京大学发布的《2020亚洲城市报告》将嘉兴划分到亚洲发达三线城市队列。
今年初以来,嘉兴人气爆棚、热度不减:跻身长三角营商环境十强城市;密集引进9个百亿项目;投资、科技创新、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等多项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以抗疫复工“硬核”举措频频上热搜,被誉为抗疫复工“双牛城”……
嘉兴为什么这么火?良好的营商环境是“软实力”。嘉兴构建“北斗七星”格局,对标国际、全国一流,着力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市。2019年开展了“营商环境建设年”活动,在市委市政府高规格部署、各地各部门聚力建设下,城市竞争力和要素吸引力明显提升。今年初以来,全市党员干部更是以“硬核”举措加暖心服务投身于抗疫、发展“两战”中,为营商环境再添彩,努力推动嘉兴成为“重要窗口”中的最精彩板块。
事实说话+评价印证
嘉兴营商环境越来越好
未来城市的竞争力是营商环境的大比拼。嘉兴营商环境怎么样?先用事实来说话。
一看人才喜好。抗疫复产期间,嘉兴为高层次人才、高校毕业生量身定制“浙里‘嘉'YOU 携手同’兴‘”双高人才云聘系列活动,其中“云直聘”上线以来累计收到高层次人才简历3万多份,超四成来自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
2019年的嘉兴人才工作“成绩单”更是熠熠生辉:中高端人才净流入率列全国第四,新引进顶尖人才64人,新增大学生近9万人,省级以上重大人才工程入选数大幅提升并创历史新高……嘉兴已然成为全省高端人才集聚的新高地。
二看资本流向。嘉兴招大引强捷报频传,长三角·平湖润泽国际信息港项目、创新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传化(长三角)智慧港项目等百亿项目密集落地。今年初以来,全市引进百亿项目9个,百亿项目累计达到24个;世界500强项目2个;总投资超亿美元项目17个,超亿美元项目数位列全省第一。
“巢”暖才能引得“凤”飞来,没有良好的营商环境,哪能吸引大项目和人才?
再看看城市硬环境。嘉兴市有轨电车、火车站枢纽及沪嘉城际铁路先行工程同时开工,“枢纽嘉兴”建设吹响冲锋号;嘉兴中心城市品质提升行动不断推进,国际化品质江南水乡文化名城向我们走来……
事实表明,嘉兴的城市竞争力和要素吸引力明显提升。省里的评价结果更印证了嘉兴营商环境越来越好。去年底,省委改革办反馈了我省营商环境“查短板补弱项”去年上半年快速抽样调查结果,嘉兴多项指标名列全省前茅,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提升。
顶层谋划+比对最优
高规格部署高质量推动
嘉兴在营商环境上的进步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高规格部署推动密不可分。在2019年全市三级干部大会上,嘉兴树立优化营商环境目标,就是看齐国内外一流、比肩长三角最优、瞄准省内前三,竭力打造由“三个硬环境”和“四个软环境”构成的“北斗七星”格局营商环境,并提出大力开展“营商环境建设年”活动,为营商环境建设指明方向。
为推动营商环境建设,嘉兴配备“最强力量”: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营商环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市营商办,各县(市、区)建立工作专班……在顶层设计上,出台了《嘉兴市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市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制度。
嘉兴还拿出“最大诚意”,搭建起以嘉兴市“企业服务直通车”平台为统领、全市各级各类服务平台为支撑的“1+X”服务组织体系,对企业问题诉求反映全兜底、重大疑难问题解决直通市领导。“企业服务直通车”开进了企业心坎里,解决了一大批疑难杂症。例如,市直通办充分发挥兜底功能,解决了马家浜健康食品小镇区域驾考车辆众多带来的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嘉善县直通办为爱婴室物流解决了“车辆通行受管控”问题。
营商环境建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嘉兴在比对最优中拉长短板、追赶超越。一是围绕优化政务服务环境、人才服务环境、金融服务环境、法治服务环境等重点领域,加强统筹协调,推进便民利企改革。二是查短板、补弱项,紧扣国家、全省营商环境评价要求,密集开展全市营商环境调查和“互查互比互学”活动。三是对标对表,看齐先进,分析指标落后原因,通过典型案例分析等办法,积极寻找改善的具体措施。四是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系统化的宣传格局,扩大公众参与,营造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
“硬核”举措+暖心服务
千方百计为企谋发展
优化营商环境,政府拿出“硬核”举措,在重点领域开展了一系列便民利企改革。
如南湖区实现常态化企业开办“工商登记—公章刻制—银行开户—领取发票”全流程1个工作日办结。秀洲区大力推进用地规划许可“多审合一”,投资建设项目审批效率大幅提高。海宁创新工业不动产贷款标准机制改革,其做法向全省作经验推广。
此次抗疫复产中,嘉兴更是软硬兼备,树立起有为政府形象。市政府出台“暖心扶企21条”,聚焦“减免、暂缓、补贴、让利、便利”等关键词。相关部门一系列利好政策为企业定心:37条税费优惠政策给企业“真金白银”支持;市场监管部门“不见面、网上办”,帮企业按期开复工;市交通运输局“车辆专用通行证制度”保畅通……
诸多服务帮到了企业心坎里。“缺人”,政府包车包机包专列接人回来;“缺配件”,政府通盘考虑产业链复工;“缺钱”,各项金融举措跟上来……6400余名机关干部驻守一线,零距离、个性化服务为企解忧愁。
抗疫情、拼经济,嘉兴的治理能力看得见。借助“企业复工复产综合指数”“复工率 五色图”等大数据、信息化手段,精准推动企业复工复产。
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嘉兴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市还存在要素集聚度不够高、政务数据共享程度仍然较低等问题,下一步将再接再厉,着力补短板强弱项,争当“重要窗口”中的最精彩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