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从市总工会获悉,今年我市3个省级和40个市级高技能人才(劳模)创新工作室围绕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品种开发,开展技术攻关、技术发明等一系列科技创新活动。目前共确立创新课题141项,获得创新成果134个,获得专利110项,创造经济效益近2.3亿元,以实际行动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为发挥高技能人才在创新发展上的领军优势和标杆典型作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2012年起,我市开始设立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在1——2年的创建周期内,市总工会给予相应经费补助和资金支持,引导工作室依托企业研发有关促进企业、行业、社会发展的创新成果,并将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
师徒结对传帮带
培养高技能人才
创新工作室的一大职能就是师徒结对。据了解,通过设定2——3年的师徒结对期,在劳模工匠传帮带下提升产业工人技术能力和科研水平。
浙江万里扬公司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以企业为依托,通过开展不同的项目,让工匠师傅手把手地教徒弟提升工作技能。“我会选择悟性高、有培养前途的徒弟,以项目帮助他们成长,大约5年后徒弟就可以在师傅指导下自己做小项目,7——8年后可以做大项目。正式拜师的三名徒弟中有一名去年考取高级工程师,已经能独当一面。”市级工匠程森说。
通过项目进行师带徒,万里扬在变速器产品升级换代、高端产品研发和制造方面创造了260多项专利和200多项成果。其中万里扬商用车变速器产品由原先中低端的工程车产品,升级到中高轻卡产品;万里扬制造由原来的普通设备,升级到现在的数控、自动化高端设备;万里扬由原来单一的商用车变速器产品,拓展到商用车变速器、乘用车变速器、新能源三合一动力总成三大板块齐头并进。
这些专利成果逐步投产,帮助企业提升产品品质,在市场上转化为经济效益。如万里扬多锥同步器发明专利成功应用,大幅提升变速器的换挡性能,使得万里扬高端G系列产品提升了市场占有率,2019年年销量翻一番,年创造产值6亿元左右。
工会参与社会治理
创新工作室成主阵地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创新工作室通过发挥工匠精神的示范引领作用,成为社会治理三治融合中德治的思想平台。国网金华供电公司检修分公司的郑晓东劳模创新工作室和蒋卫东劳模创新工作室就是其中的代表。
今年疫情期间,为了减少人员流动,不少高速路口被关闭。医院等重点部位供电容不得出半点岔子,车子开不进怎么办?蒋卫东带领他的团队徒步上门检修。“那段时间我们不是在检修就是在去检修的路上,往往一碗方便面打发一顿饭。”蒋卫东说。
复工复产后,外部技术人员、服务人员不能及时到位,郑晓东等劳模团队带头攻关,仅4月份,变电检修中心生产班组出差总人数达1608人次,人均出差天数22.97天,在战“疫”一线彰显了劳模风采。
据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创新工作室能最大限度地将高技能高素质工人队伍聚拢起来,这是企业职工参与企业管理、企业生产经营的一个重要平台。借助劳模工匠等典型在创新工作室创建过程的示范引领、言传身教,可加强职工队伍思想引导,提高职工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同时,通过创新工作室感知企业职工思想动态,延长其服务职工的手臂,为企业职工送上急需的帮助和支持。
适应新型产业体系发展
打造高素质产业大军
产业工人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中坚力量,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骨干力量,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有生力量。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的成立也正是为了提高产业工人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重点聚焦汽车制造业、先进装备制造业、物流行业、数字经济等领域,打造一支适应我市发展的产业工人队伍。
我市是制造业大市,也是市场强市,而产业工人中高技能人才、行业带头人短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型产业培育。去年5—7月,一份涉及产业工人404901人的专题调研数据显示,我市产业工人队伍中,大专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占比分别为14.23%、3.54%,有50.78%的产业工人的学历为初中及以下,88.39%的产业工人无专业技术职称,技术工人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短缺。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在全省首创“劳动模范人才库”管理培育平台,目前已培育各类劳模后备人才1817人,新建各级高技能人才(劳模)创新工作室105个,全市有“八婺工匠”160人、“浙江工匠”13人。产业工人技能创新能力显着提升。
同时,为加快我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去年我市出台《新时代金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提出要通过改革创新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方式方法,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产业工人队伍,为打造我市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建设现代化都市区发挥产业工人队伍的主力军作用。据了解,到2025年,我市将基本建成适应金华新型产业体系发展的高素质产业大军,形成有利于产业工人发展的制度环境,实现全市技能劳动者总量达到120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比例达30%以上。
“我们每年要新增不少于30家的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重点倾向实体经济制造业,促进企业内部发展,助推企业转型升级、产业链发展。今年的落脚点在于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与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并行的还有我市108支劳模工匠技术服务队,他们为同行业上下游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开展集中性的难题破解和技术攻关,帮助行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