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季度,受新冠病毒突发疫情冲击,纺织服装上市企业承受了全球市场低迷和经济下行所带来的风险和压力,经济运行、生产销售受到较大影响。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纺织工业11个子行业除化纤等个别行业外,一季度各项主要经济运行指标较上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盈利质效水平整体下滑,发展增速由正为负呈减速放缓态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一季度,纺织业和化纤业产能利用率分别为67.2%和74.4%,略好于全国制造业67.2%的产能利用水平,但较上年同期分别降低10.5和8.8个百分点。
受到疫情影响,一季度纺织企业国内外市场订单均明显减少,效益情况严重下滑,生产经营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投资和发展信心明显不足。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纺织行业主要运行指标均呈负增长态势,保持平稳运行面临较大考验。
根据2020年1~3月累计经济运行数据,通过与去年同期数据进行对比分析,3月份跟踪集群的产量产值等指标均较大幅度下降。产量方面,集群企业各类纱线产量累计同比下降33.6%,布产量同比下降37.2%;经济指标方面,集群企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4.5%,利润总额同比下降53.4%。
最新贸易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降幅超过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时的水平。根据海关快报数据,1~4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金额为666.2亿美元,同比减少10%,降幅较一季度收窄8个百分点。其中,纺织品出口额为373.1亿美元,同比增长2.9%,4月当月出口146.2亿美元,同比增长51.1%;服装出口额为293.1亿美元,同比减少22.3%,4月当月出口67.4亿美元,同比减少27.7%。产品出口结构呈现服装出口规模远低于纺织品出口规模的特点。从市场出口结构看,我国对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出口全线下滑。1~3月,行业对美国、日本、欧盟、东盟和非洲纺织品服装出口金额同比分别下降29.2%、16.8%、14.3%、13.1%和11.7%。
4月以来,得益于存量订单的完成,以及各国对口罩、防护服等需求的激增,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降幅快速收窄。据介绍,一季度,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等医疗防护用品成为全球市场的"硬通货",从最初的手忙脚乱到如今游刃有余,产业用纺织品企业凭借完善的原辅料、装备、成品等上下游产业链,迅速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强大的支援,也实现了自我价值的提升,特别是医疗卫生用品相关生产企业,经营业绩大幅增长。
服装方面,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3月,纺织规上企业累计完成服装产量461816.69万件,同比减少20.29%,其中针织服装225518.59万件,同比减少23.73%。1-3月,针织织物类2110家规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485.46亿元,同比减少23.64%,利润总额19.27亿元,同比减少6.10亿元;针织服装类3679家企业规上主营业务收入834.06亿元,同比减少21.47%;利润总额29.70亿元,同比减少13.26亿元。
一季度,我国限额以上单位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减少32.2%,网上穿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减少15.1%,分别低于上年同期35.5和34.2个百分点。对此,有专家表示,虽然国内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消费也正在重启,但随着欧洲疫情形势的严峻,以外贸或代加工为主的针织企业全短期内的日子都不会太好过,企业必须做好心理准备。
中国纺织工业企业管理协会从调研企业预判,随着国际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如果5月份市场走势逐渐明朗,行业就能够逐渐好转。如果6月份市场形势还不能好转,多数企业今年将遭遇生死大考。
目前,多数纺织服装企业面对疫情冲击表现出了较强的信心和韧性。多数公司表示目前生产经营受影响是暂时和有限的。尽管一季度业绩有所下降,但随着二、三季度生产经营逐渐恢复正轨,对全年影响应该是较小和可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