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开发区新闻 > 温州 > 图片新闻
温州开启重塑传统制造业新征途
发布时间:2020-05-12  来源:温州日报  发布开发区: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制造业,向来是实体经济的主体和基石,对经济发展起着压舱石和稳定器的作用。于温州而言,制造业兴,则经济兴;制造业强,则城市强。

温州开启重塑传统制造业新征途

  经过改革开放40余年的创业创新,温州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市,形成了电气、鞋业、服装、汽摩配、泵阀等龙头企业集聚、产业配套完善、创新体系健全的制造业体系,拿下了“中国鞋都”“中国纺织服装品牌中心城市”“中国眼镜生产基地”等多个国家级特色工业基地的金字招牌收入囊中。

  尤其是近年来,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温州着力“建平台、育企业、重创新、优服务”,推动传统制造业凤凰涅槃、腾笼换鸟,聚焦聚力高质量发展,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成效明显。2019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2311.0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1109.3亿元,同比增长7.6%。分行业看,全市规上工业33个大类行业中,有11个行业增速超过10%。电气、服装、泵阀、汽摩配、鞋业等五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6%、7.8%、15.7%、3.5%和0.6%。

  为重塑传统制造业新版图,重构传统制造业新活力,去年,我市出台《传统制造业重塑计划》,打出八大行动组合拳,开启重塑传统制造业新征途,提出对标国内国际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推进传统制造业高端化提升、科技化支撑、规模化培育、链条化发展、集聚化布局、智能化改造、柔性化生产、品牌化打造,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力,抢占行业制高点,力争到2021年,五大传统制造业实现总产值5000亿元以上。

  且看,瓯越大地上,一场制造业蝶变重生、迈向高质量的升级大戏正精彩上演……

  坚持政策引领 贴心服务更精准

  去年,一场被称为“史上最大规模”减税降费红包接连派发,为广大企业主送来了一场“及时雨”。

  “制造业增值税税率从原先的17%降至16%,后来又降至13%,研发费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75%。”康奈集团财务总监卢礼义日前算了一笔账,仅去年前三季度,康奈通过增值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多项税费改革,就节约开支达到700多万元。

  企业口中的“及时雨”来自去年7月我市推出的减负新政30条——《温州市企业减负降本政策(2019年第一批)》,该新政包括进一步降低企业税费成本、用能成本、用地成本、融资成本、用工成本、出口成本、优化企业营商环境等,一举可为企业减负144亿元。

  减负力度大不仅在于金额高,还在于敢突破。《温州市企业减负降本政策(2019年第一批)》在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国家、省有关减负政策,做好“常规动作”的基础上,还进一步自加压力,结合温州实际,设计出具有创新性举措的“自选动作”,主要涉及企业产品检验检测、用气、拿地、转贷、社保、技能人才培养等方面。

  事实上,针对近年来原材料、能源、用工等要素成本大幅上涨,温州早在2016年开始,就持续推进企业降本减负工作,以“一年一政策”的密集频率制定降低企业成本、减轻企业负担的相关政策,为企业送上真金白银,在缓解经济下行压力、破解实体企业困难、助推企业转型升级方面成效明显。

  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温州出台了不少含金量十足的政策,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开展产业政策清理“大整合”,出台“新动能21条”,在此基础上,又打包推出被喻为“史上扶持政策含金量最高”的《关于加快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推动工业企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制定《制造业重塑计划》,打出组合拳重构制造业企业新活力;下发《培育发展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行动计划》,引导培育企业在新兴产业领域寻找新的增长点。

  如果说政策引领为企业发展解决的是共性化问题,那么,一场深入推进的“万名干部进万企”则为企业解难纾困提供了个性化的精准服务。从最初的万名干部深入万家企业,一对一提供指导、破解难题;到如今“帮企云”上线,助企服务扩面升级,覆盖全市所有企业。

  坚持数字赋能 智能制造更高效

  位于乐清的合兴集团,在装配车间、注塑车间等一线车间里的工人寥寥,取而代之的是工业机器人、高端注塑机、自动化流水线、视觉监视系统等,先进生产线和检测设备设施唱起“主角”,“不知疲倦”地连续作业,在换来产值提升40%的同时,还使产品质量损失率下降20%。

  在瑞明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汽车铝合金铸件智能车间新模式应用”项目带来的变化同样令人惊喜——生产效率提高了44.71%、运营成本降低了27.92%、产品不良率降低了74.16%、能源利用率提高了31.64%。

  在温州泵阀行业里,有一个物联网云服务系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合打造的云服务系统可实现泵阀故障的自动预警、泵阀数据和状态的远程监控、泵阀参数和运行的远程控制等智能操作,我市众多泵阀企业均受益其中。

  通过减员增效,解决人工成本持续上涨问题;通过生产流程精细化管理,实现企业“零库存”;通过智能化流水线,大幅降低次品率……从最初的“机器换人”到如今的“智能技改”“企业上云”,事实上,温州制造早早地开启了智造模式,尤其是近年来,以智能制造为核心,大力推进千企智能化改造等行动,在智能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制造业企业服务化、工业云平台建设等方面成效明显。

  数据统计显示,2017年以来,我市新增国家级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和试点示范项目4个,乐清电气入选省级智能制造示范行业,鞋服行业初步形成了以报喜鸟、奥康、庄吉等企业为代表的个性化定制企业群;鹿城鞋业、乐清电气等6大行业入选省级“机器换人”试点;新增省级“两化”融合示范区3个,瑞安获批为“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综合性示范区;新增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认定企业3家、试点17家,工信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2个、省级36个。

  坚持绿色发展 要素供给更优化

  温州永泰电器有限公司生产半导体单晶炉等设备,企业亩均效益很好,但因缺地,企业一度有了外迁的心思。得益于“亩均论英雄”的评价体系,永泰凭着“高亩产”成为真英雄,从而得到了12亩且有特殊工艺要求的厂房,政府还给予其5年优惠使用期。

  美硕科技是小型继电器行业的龙头企业,近三年技改投资3072万元,2017年亩均工业增加值达1714.8万元、亩均税收达308万元,凭着这一亮眼的成绩,美硕科技在乐清开发区获得供地20亩用于开发智能家居项目。

  如今,越来越多的高亩产温企走上了良性循环的发展路子——通过修炼“内功”提升效益,并在效益的提升中享受一系列政策红利,从而更具竞争优势,支撑起温州经济高质量发展。

  不以规模比高下,而以亩产论英雄。作为深入践行“八八战略”的一项制度创新系统工程,近年来,我市把“亩均论英雄”改革作为引导高质量发展的“指挥棒”,通过正向激励加反向倒逼机制,全力破解资源制约、优化产业结构。尤其是2018年以来,我市将“亩均论英雄”改革列入市本级重点突破改革项目,深化并升级“亩均论英雄”改革;同时自我加压,提出了“一年大提升、两年新突破、三年创示范”的工作目标。

  “‘亩均论英雄’就是要通过对资源要素的配置,让‘优等生’在资源上享受优质待遇,让‘后进生’努力加大科技投入、创新研发等,实现转型升级。”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说。按照 “A类企业优先保障、 B类企业积极支持、C类企业相对控制、D类企业则严格限制”的原则,实施意见设置了用能、用地、用水、排污、融资和奖评六方面差别化政策。据介绍,2019年全市规上企业亩均税收34万/亩,居全省第3;亩均增加值172.4万/亩,居全省第2。

  深入开展“低散乱”整治,对亩均税收万元以下企业进行整治;对低效用地开展清理,大力实施市区工业企业搬迁改造三年行动计划……绿色发展,正在引领温州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之路。

  坚持创新驱动 展动能更强劲

  很多人或许不知道,全球针管行业前五强之一的贝普医疗是一家土生土长的温企,能够在全球市场拥有自己的名字,贝普医疗的杀手锏便是创新研发。

  在1996年贝普创立之初,总经理张洪杰赴日本参观医疗器械企业时,发现日本产机器运用氩弧焊技术,生产的针头更细更坚硬,远远领先当时国内传统工艺制作的产品。但160万元价格的设备,令他望而却步。凭着一股倔强劲和在医疗器械行业丰富的经验,回国后,张洪杰铆足了劲头开始钻研,绘制机器设计图、采购国内零配件、组装机器、编程调试、试运行,历经一年时间成功研制出“同款”生产机器,成本仅为原价格的十五分之一。

  就是从那时开始,“创新”就注入了贝普的基因,与其同生共长。20多年里,贝普研发团队从最初6人发展到今天的70多人,研发团队接连发起技术攻关,成功“研制”出一个又一个比肩国际领先水准的设备。以“明星产品”安全胰岛素针为例,该产品市场份额占比超过50%,拥有6项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

  奔腾激光(温州)有限公司则靠着“创新”成为了隐形冠军,奔腾制造的8000瓦光及以上功率段激光切割机的市场占有率稳居行业前列,还实现了万瓦激光切割设备出口零的突破,在澳大利亚、韩国、印度、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出口装机量名列前茅。

  着力创新,是市场驱动下企业的自主作为,也是政府有形之手的有效引导。

  近年来,我市始终强化创新主体培育,深入实施科技企业新“双倍增”三年行动计划,2017年以来,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31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3291家。建设包含多种共享数据信息的综合管理培育库,实行动态监测、每月通报、季度例会的工作机制,大力培育“雄鹰”型、领军型、高成长型企业和“小升规”“专精特新”企业,目前,全市共有7家省级雄鹰培育企业、25家市级雄鹰培育企业、103家领军型培优企业和108家高成长型工业培优企业;“小升规”培育企业和“专精特新”培育企业入库数分别居全省第二和第一。

上一条:金山区渔业村成为上海首批“全域旅游特色示范区域”
下一条:重庆江北区审计局开展港城工业园区入驻企业现状调查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4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