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市统计局召开的第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全市疫情防控有力有效,复工复产加快推进,经济恢复有序有力,基本民生得到较好保障。
据了解,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0年一季度我市生产总值为423.16亿元,同比下降5.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3.76亿元,同比下降5.3%;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46.02亿元,同比下降6.2%;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33.38亿元,同比下降5.3%。
春耕备耕有序推进,禽蛋、水产品产量保持增长。一季度,全市大部分土壤墒情适宜,冬小麦整体长势好于上年和常年。截止到4月18日,小麦一、二类苗占比达94.6%。蔬菜生产保持平稳,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产量分别增长4.3%和4.5%。畜禽生产下降,肉类总产量下降20%。禽蛋、水产品产量增长,增幅分别达到11%、1.2%。
工业生产降幅收窄,新兴产业有所好转。一季度,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下降1.6%,降幅比1-2月份收窄15.1个百分点。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下降4.3%,制造业下降1.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5%。从行业看,34个大类行业中15个行业保持增长。其中,金属制品业、造纸和纸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120%、63.4%、57.9%。从产品产量看,医疗防护和生活所需物资增长较快,发酵酒精产量增长10.5%,饲料、熟肉制品、罐头分别增长38.1%、340.3%、24.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下降0.1%,降幅比1-2月份收窄15.3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1.4%,比1-2月份提高22.8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略有下降,基础设施投资大幅增长。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下降0.1%,降幅比1-2月份收窄14.6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72%,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1.4%,民间投资下降7.4%,技改投资下降0.2%。
市场销售减少,生活必需品和网上销售增长较快。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4.18亿元,下降8.7%。其中,限上消费品零售额55.65亿元,下降0.9%,降幅比1-2月份收窄8.8个百分点。从商品类值看,粮油食品、日用品、中西药品类等生活刚需类分别增长21.6%、45.9%、12.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汽车类等生活改善类分别下降4.6%、14.7%。限上企业网上商品销售额5.19亿元,增长36.5%,比1-2月份提高23.5个百分点。
财政收支降幅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快速增长。一季度,全市财政收入47.02亿元,下降11.0%;全市财政支出104.74亿元,下降22.9%。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700.28亿元,同比增长10.1%;全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085.58亿元,同比增长22.2%。
进出口持续下降,利用外资由负转正。一季度,全市进出口总额1.25亿美元,下降16.1%。其中,进口总额0.11亿美元,下降1.2%;出口总额1.14亿美元,下降17.3%,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48亿美元,增长2.6%,比1-2月份提高17.8个百分点。
新增就业快于时序,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回落。一季度,全市城镇新增就业0.99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31.9%;城镇登记失业率2.37%。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4%,比1-2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
居民收入小幅增长,农村增幅高于城镇。一季度,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06元,增长2.1%。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05元,增长0.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18元,增长3.5%。
市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范莉莉表示,总的来看,第一季度新冠肺炎疫情对全市经济产生了较大冲击,短期影响已经显现。但随着全市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推进力度的不断加大,各项政策措施效果的不断显现,企业复工复产复销不断推进,人民生产生活秩序渐趋正常,经济运行趋于平稳的态势日渐明显,疫情的后期影响将逐步减轻,全市经济稳中向好的基础正逐步恢复,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没有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