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情,保发展。时序已经进入第二季度,一季度开局如何?成绩单已经揭晓,我市多项经济指标实现良好增幅,在推动全年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上实现良好开局。
统计显示,一季度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0.6亿元,增长0.5%;规上工业总产值450.06亿元,其中3月完成209.2亿元,增长2.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8.13亿元,增长6.7%,其中工业投资29.14亿元,增长16.3%;注册外资6.36亿美元,增长55.5%,实际利用外资4.27亿美元,增长110.6%。
形势维艰,这些成绩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克难求进而取得的,着实来之不易。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大战,更是一次大考。我市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手硬、两不误。
疫情发生之后,我市在抓牢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推动企业分批有序复工复产,千方百计在企业负担上做减法。出台并落实助企快速复工“十一条”、太“惠”十二条等政策,减免、返还企业各类费用,帮助企业增贷、续贷。企业产能逐渐恢复爬坡,目前,规上工业企业产能和工业企业日用电恢复率基本达到去年同期水平。2020中国·太仓旅游文化美食节暨消费促进季正式启动,这是我市推动文旅、商贸等领域进一步复工复产、促进消费、劳动需求的又一项重大举措。
非常时期,营商环境牵动市场主体敏感而真切的感受,关乎发展的信心和决心。细化制定太仓开放再出发80条举措,进一步创新开放理念、丰富开放内涵、拓展开放领域,强化各类开放要素整合及资源集聚;全国首创国有储备土地使用权“三即双信”制出让模式,率先推出“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电子报批”,通过政府刀刃向内的自我改革,便利企业群众,减轻发展成本;完成投资热力图更新工作,可招商面积增加到304万平方米。 今年以来,我市以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制度供给的确定性,有效对冲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为经济稳健发展创造条件。西交利物浦附属学校项目从申报到取得施工许可证用时仅9个工作日,足以检验我市更趋优化的发展生态。
受疫情及连带因素影响,不少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许多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脱颖而出。危中寻机求突破,势必要以创新为引领,培育更多创新型领军型企业,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一季度,我市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三大产业产值占比达72.3%,高于去年同期2.2个百分点。“两新”产业产值占比分别达54.6%、51.1%,高于去年同期8个百分点、4.5个百分点。我市还出台《创新人才引进三年行动计划》《推进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等政策,引进先进载运装备细分领域人才项目13个,新增高新技术企业拟申报企业353家,创新转型取得实效。
特别之年,更当有攻坚克难的勇气和豪情。延续着“四大两提一进”冲锋号角燃烧起的激情,今年全市上下坚持“开局即决战、起步就冲刺”,不等不靠、主动谋划、接续努力,形成了大抓发展、真抓实干的浓厚氛围。各地举办重点项目签约活动,推动重大项目建设、投产,做强特色产业集群,抓好城市建设、拆迁安置等,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一季度,123个市级重点项目中,续建项目全部复工,62个新建项目开工42个,22个省集中开工产业项目全部开工。一季度共注册、签约及备案项目122个,总投资535亿元。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在这不平凡之年,实现预期发展目标存在不少障碍和困难,创新突围仍在继续。在良好开局的基础上,我市提出,“奋战二季度、冲锋三季度、决战四季度”,紧盯进度、加快节奏、压茬推进,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