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末,内塘螃蟹水文指数政策性保险在宜正式落户推广。该险种是我市继水稻、小麦等之后在苏南地区率先实施的又一项农业政策性保险,有效填补了渔业政策性保险的空白,全市2000户蟹农将从中受益。
我市东临太湖,北倚滆湖,绿色无污染的水质让诸多养殖户选择螃蟹养殖这一行业。目前,我市已形成以滆湖为核心的13万亩养殖区域,年产值达8亿元,是我市水产产业的重要支柱,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市针对螃蟹品牌建设这一“短腿”,集中火力打响“宜兴大闸蟹”品牌,通过加强质量监管,和“阳澄湖大闸蟹”“固城湖大闸蟹”等抢市场,螃蟹还成功出口,“爬”上了香港百姓餐桌。但是,由于水产养殖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近几年,因高温和暴雨等自然灾害也给螃蟹经济和养殖户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损失。
去年年底,在充分调研、广泛听取蟹农意见的基础上,市农业农村局提出“适时开展内塘螃蟹水文指数保险试点,不断提高高效农业保险的覆盖面和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的方案。今年3月初,为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农业经营主体稳定“菜篮子”生产供应,市政府出台政策意见,明确在疫情防控期间,对包括螃蟹养殖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中,需要农业经营主体承担的部分,全部由“政府埋单”,为蟹农“雪中送炭”。
为了确保利好政策人人知晓,市农业农村局相关工作人员深入徐舍、高塍、官林、杨巷等6个螃蟹养殖重点镇,调查摸底。经初步筛选,辖区范围内蟹塘连片面积20亩以上的水产养殖户,区域内累计约有2000户6万亩的蟹塘符合承保条件。同时,我市还组织农险专员、协保员,开展专项培训,明确对接投保流程,准确收集承保资料,并与蟹农“面对面”进行政策宣导,为提高保险服务水平打下基础。3月23日,杨巷镇芝果村蟹农蒋小保成功签下我市内塘螃蟹水文指数政策性保险第一单,签单面积100亩,保额20万元,保费1.1万元。这位老蟹农说,3月初听到该政策后就兴奋不已,虽然螃蟹养殖基本稳产,但每年总有小部分塘口出现偏差,蟹苗出现因气候变化导致逃逸、死亡现象。内塘螃蟹水文指数政策性保险为他解除了后顾之忧。现在,当地螃蟹养殖大户都在热烈讨论这个话题,准备参与投保,降低风险系数。
截至昨天,全市已经完成近2万亩蟹塘承保出单工作,累计为200余户蟹农提供风险保障近400万元。在此基础上,我市还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确保符合投保条件的螃蟹养殖大户在5月14日之前能完成投保,使之充分享受政府利好政策,努力实现内塘螃蟹水文指数政策性保险应保尽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