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的常规印象中,法院是相对神秘且庄重的,与先进的高科技之间有着有很远的距离。在人工智能改变各行各业的大趋势下,当下司法行业正在尝试更多地与科技相结合,国内外都在探索智慧法院建设。
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移动执法设备成功连入公安人像数据库,作为识别终端补抓人像,实现任意时间、地点的人像补抓、分析。
但在公检法的案件处理方面,一直没有寻求到好的突破口,庭审记录系统更多地仍停留在被动的案件记录层面,未能有效地解决办案效率低的问题。
为此,全国各地的公检法系统开始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技术,研究新的科技办案手段。
今日,上海市启动庭审记录改革试点工作,上海一中院、金融法院、徐汇法院、奉贤法院等10家法院将作为首批试点进行。
改革内容包括,庭审全程将录音录像,语音转换软件加以辅助,书记员不用出庭。法官在庭审中不用翻阅书面卷宗材料,可以在电脑屏幕上调取电子卷宗,并可通过电子质证功能分享给当庭人员,引导当事人围绕证据内容发表意见,相比以往,大大节约了庭审时间。
据介绍,庭审记录改革后,简单案件的庭审可以不安排书记员到庭,也可由书记员完成开庭前准备工作后退庭。复杂案件的庭审,书记员仅需点式庭审记录,供法官制作裁判文书、庭审活动信息存档等之用。
同时,还将探索区块链、时间叠加等数据存证技术,运用庭审系统和庭审音字转换系统自动存证庭审相关过程和证据的应用,自动生成《庭审录音录像文件元数据记录表》,最后由相关诉讼参与人签字后入卷归档。
早年间,我国就已经尝试将AI技术应用与公堂之上。
2016年7月发布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将建设“智慧法院”列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明确提出:“建设智慧法院,提高案件受理、审判、执行、监督等各环节信息化水平,推动执法司法信息公开,促进司法公平正义”;
22016年12月,名为“睿法官”的北京法院智能研判系统在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上线,为法官提供办案规范和量刑分析等精准信息,以期通过大数据推进法律适用和裁判尺度统一;
2017年5月,全国首个「上海刑事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在上海诞生,这个系统以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为技术内核,在对上海几万份刑事案件的卷宗、文书数据进行学习,已具备初步的证据信息抓取、校验和逻辑分析能力。
从技术层面看,目前可替代的业务就是这些可以标准化作业的领域。
在智能司法领域,AI技术的目标是将由感知智能向认知智能演进,从感知领域的“听、说、看”能力,发展到认知领域的逻辑推理等能力。
法律就是不断需要适应社会实际的一种永远在变化的事物,希望AI通过训练去理解一种社会生活我们惯常使用的词汇,可能比让他自己设计一套全新的语言更为复杂,在案情决策时,很多时候案件的复杂性很多时候不在于案情本身,而在于不同法律发生冲突时如何进行选择。
AI+法律的融合需要从底层逻辑起步,法律不是一种客观存在,而是人类拟制出来的“规则”。要让让机器逐渐习得法律认知能力,但法律本来就是存在争议点的逻辑说明,如果缺少法律知识的底层建筑,机器的学习便会迷失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