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经开区发展也进入了创新发展的跨越式阶段。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任务。我们经开区要把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思想、新部署、新要求落实在岗位上、体现在行动上,把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与抓好当前开发区工作相结合,全力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结合省、市建设内陆开放新高地,坚持创新驱动,加快产业转型,发展实体经济,进一步增强发展活力动力,推动十九大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让十九大精神在基层奏响时代最强音,力促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是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海涛充满信心的说。
产业转型促升级
夯实基础促发展
近年来,淮南经开区围绕市委、市政府“1235”发展思路和“235”产业转型路径,明确“1566”工作思路,把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新兴产业相结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该区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编制,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了3平方公里大健康产业园和信息技术产业园建设,加大了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激发了创新创业活力,培育了新功能、新动力。建立了7万平方米的科技孵化器,5个院士工作站、2个博士后工作站、7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6家省级技术研究中心为经开区转型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出台了《关于支持企业创新发展提质增效的若干意见》,设立了融资担保公司,建立了产业引导基金、“调转促”发展基金、风投基金,为优质项目和企业提供服务和支持。对2016年度创新发展提质增效取得成果的国瑞药业等49家企业进行奖励扶持。
开放发展促招商
产城融合聚潜能
该区为加快发展,大力创新招商方式,推行招商顾问和招商代表制度,强化外出招商、以商招商、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努力提升招商实效,扩大对外开放水平。开展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建立领导包点负责制,实行挂图作战,扎实推进项目建设。4年来,共新签约同禹药品包装、上海月星国际博览城等项目63个,累计引进内资238.6亿元;新开工中志轨道生产基地、文峰线缆等项目60余个,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9.8亿元。同时,突出协调发展,加快产城融合。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完善园区美化亮化绿化,4年来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近15亿元。在加强融资平台建设上,与农发行省行、省国开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共实现融资授信20.18亿元,实际放款8.78亿元。新开工建设路网20余公里,改造完善道路6公里,园区扩建面积10余平方公里,新开工标准化厂房15万㎡,7万㎡公租房竣工投用。扎实推进土地管理领域专项整治整改工作,供应土地1868.5亩,征迁和拆除违法建设50余万㎡。
绿色发展为共享
优化环境促生态
为改善生态环境。该区开展了园区ISO14001认证工作,提升环境管理水平。坚持按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标准选择入园项目,引进了北新建材、中科盛联、中润热力等一批资源循环利用企业,使固体废物、脱硫石膏、电厂余热等“变废为宝”。加强园区企业污染治理,取消企业污水直接排放,所有企业废水全部进入污水处理厂二次处理。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推进园区企业进行清洁化改造,实现集中供气、供热。
为突出共享发展,优化营商环境。该区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讲政治、重规矩、作表率”专题警示教育,开展“实现廉洁发展”专题教育活动、“敢担当、有作为”集中教育,着力提升服务企业水平和效率。
为保障园区平安和谐营商环境,该区不断推进综治维稳工作,积极预防和严厉打击违法犯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确保了大局和谐稳定。在规范招商服务工作上,研究制订了《经开区招商引资项目工作流程》,做好企业项目审批事项全程代办服务。深入企业进行调研,梳理解决49户中小微企业历史遗留问题145个问题。在加大企业扶持力度上,该区按照程序依法依规兑现各类产业扶持资金近4亿元。为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该区专门成立了融资担保公司,建立产业引导基金,为区内中志轨道公司等11家企业。累计提供融资担保7100万元。
据悉,今年1至9月份,该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19亿元,增长7.9%;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7.4亿元,增长21.1%;进出口总额4286.5万美元,增长52.9%,进一步增强开发区发展活力和发展动力,也进一步夯实了经开区进入新时代的发展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