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对实施农村振兴战略优秀单位进行了表彰,萧山获此荣誉。据统计,2019年萧山农业增加值60.21亿元,同比增长1.7%;农民人均收入首次突破4万元大关,达到41132元,同比增长8.9%,位居全省前列。
产业兴 乡村整体富起来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根本。萧山历来是农业大区,但随着区划调整、城市化的推进,农业发展空间在逐步缩小,我区及时调整发展思路,从高产转向高质,大力发展都市型乡村产业。
舒兰农业是一家以绿色蔬菜生产、保鲜、加工、配送产业化的杭州市农业龙头企业,也是市级“菜篮子”基地。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企业紧急召回所有能回到岗位的工作人员,启动蔬菜采收、产品整理、调运物资各项工作,确保各类蔬菜发送日夜不停。目前,舒兰农业日平均供应量达到25吨,是往年春节供应量的5倍,都市型农业越做越大。
在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上,除了扶大扶强,萧山乡村产业也注重发展“小而美”,提高政策扶持的覆盖面和普惠性,鼓励青年回乡、资金回乡。2019年我区出台了加快创建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区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若干政策意见,安排财政资金5亿元,全面提高对乡村产业的扶持力度和扶持比例,激发乡村产业发展信心和活力。
美丽乡村的“遍地开花”,也让萧山农民在家门口就捧起了旅游“金饭碗”。一房一亭,一花一草,一步一景,河上镇凤凰坞村已是春光遍野。周末假期,趁着好天气,不少城里游客来这里放松心情。“在家门口卖点土特产,不仅推销了本地农产品,也能增加点收入补贴家用。”董大姐这样说。
优项目 小康路上不掉队
“到2020年底,消除年经营性收入30万元以下的村。”这是我区消除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三年行动计划的承诺。眼下,萧山正以重点项目为带动,打好消除经济相对薄弱村战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江南村、舜湖村都是浦阳镇的经济相对薄弱村,平均每年的经营性收入都不足10万元,想要为村里办点实事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就盼着农贸市场建起来,以前一直想建设,但因资金问题搁置了下来。现在好了,村里长期闲置的土地盘活了,资金有了着落。”项目所在地江南村的相关负责人表示。
这几个薄弱村都盼着的这个项目,就是径游片中心农贸市场建设项目,也是我区“消薄”重点项目。该项目统筹10个薄弱村(欠发达村)资金、资源,合作建设物业项目,采取“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经营,产权清晰、收益归村”的方式,在江南村地块建造一个9层的农贸市场。
村级集体经济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和保障。近年来,我区坚持“富村”与“强村”结合、“造血”与“输血”并举,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保障了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