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复工复产的有序推进,部分企业上下游物资运输成了困扰企业的难题。临港开发区充分发挥港口资源优势,积极推进“陆改水”方案,保障企业物流畅通,打通了企业发展“任督二脉”。截至目前,全区规模以上企业开工率达100%。
在对外资外贸企业复工复产的走访调研中,临港开发区相关部门发现,本次疫情对企业的影响,很大部分是物流不通的问题。在充分调研、协调的基础上,依托临港港口码头优势,临港开发区及时推出了“陆改水”方案,通过将出口港由上海港改为江阴港,让原本物流困难的企业,充分享受江阴港的便利,改陆运为水运,在畅通企业物流的同时,也为企业节省了物流成本。
作为亚洲大型双零铝箔制造厂商,江苏中基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外贸出口量较大。早前受疫情影响,材料进不来、产品出不去,成了摆在企业面前的难题。面对企业困境,临港开发区及时推出了“陆改水”这条锦囊妙计,一下子化解了企业的难题。“我们一年的出口量在2万余吨左右,改成水路运输后,最低可以节约40多万元的物流成本。”企业物流部经理何敏说。
为了加大运力,临港开发区相关部门专题研究集装箱运输产业链的复工复产措施,并加快报批进程,为辖区12家船公司开通绿色通道。目前,13小时到上海外高桥的“外高桥快航”已顺利运行,为三房巷集团累计调入500个外贸空箱,为德玛斯特出货提供了物流方案支持,确保了企业在江阴港出口的畅通便利。
江阴澄晟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姚建丰说:“兴澄特钢、 三房巷集团、 华宏集团、中基复合材料等企业的出口量都很大,以前大部分从上海港走,‘陆改水’后,他们都考虑未来从江阴码头走,目前三房巷集团每天有七八十个集装箱从苏南码头走水路运输。”
让企业轻装上阵,为企业排忧解难,临港开发区着力深化暖企服务活动,对企业提出的问题和诉求实行清单管理、建档销号,同时通过设立企业纾困基金、完善政银企合作“阳光联盟”、开通网上审批绿色通道,千方百计帮助企业降低财务成本、用工成本、时间成本,着力营造企业发展温暖如春的小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