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上下正全力以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笔者认为,当前还要更加关注短期的食物供应和长期的食物安全问题。疫情之下,总的判断是,食物供应短期问题不大,但中长期的食物安全问题需要警惕。
根据国际经验,重大疫情发生会给食物安全带来严重影响。中国的SARS、西非国家的埃博拉、德国的马尔堡病毒等疫情,其暴发期间及结束之后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食物供应短缺、食品价格上涨、食物获取困难、营养不良人口增加等食物安全问题。根据世界银行报告,2014年埃博拉病毒暴发后,几内亚、利比亚和塞拉利昂等地区的大米价格上涨了30%,利比亚的木薯价格更是上涨了150%。
疫情暴发影响食物安全的主要原因包括:物流受阻加之恐慌性抢购,导致短期性食品价格快速上涨;生产资料和农产品流通受阻,导致产业链和供应链断裂,将长期影响农产品生产和供给;人员就业受阻,导致收入下降,影响食品购买能力,特别是弱势群体的营养健康受到影响。
过去几周,我国食品市场表现基本平稳,预计这一趋势仍将持续。由于目前消费的产品是节前疫情全面暴发前生产的,为应对春节假期,前期生产充足,流通企业储备充分,因此疫情带来的物流不畅并没有给食物价格带来显著影响。粮油等大宗耐储产品价格基本稳定,蔬菜、水果、肉、蛋等生鲜产品价格有小幅上涨。
不过,由于供应链受阻,疫情对畜产品生产影响较大,预期一季度后市场将出现较大波动。疫情防控措施对物资和人员流动产生了较大影响。随着春节假期结束,一些农业企业已经出现了生产资料缺乏、产品运输困难和人员复工不足等问题。这种情况若长期持续将给下一阶段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目前来看,养殖业受到的影响最为显著,特别是畜禽养殖受到的冲击最大。据中国农业大学对企业的调查,用于饲料的玉米价格上涨幅度已经超过了100元/吨,即便如此,养殖企业的饲料库存也仅能维持3~4天用量。
此外,由于活禽交易受限,一些企业的商品活禽无法出栏,雏苗无法销售,致使鸡苗活埋和鸡鸭闷棚现象发生。受此影响,养殖户补栏积极性差。据行业估计,鸡苗和鸭苗的市场投入量下降了约50%,若按照40天的出栏周期计算,一季度后市场供应量将明显下降。加之非洲猪瘟带来的影响仍在持续,届时肉类供求矛盾可能凸显。
春耕开始,疫情长期持续将对粮棉油糖等大宗作物生产造成影响。疫情是否对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的购买和投入造成影响,需要持续关注。若粮食生产受到影响,则对整个食物安全的影响是巨大的。
当前,疫情已在韩国、日本、意大利、伊朗等多国传播,由于缺少劳动力、市民恐慌、港口装运受限,乃至启动贸易壁垒等原因,一些国家可能会限制农产品的进出口,从而对全球食物贸易体系造成冲击,甚至导致全世界农产品贸易链条的中断。
如何应对疫情对食物安全的影响,国际社会对此已经形成了一些共识。我国在应对SARS 方面也有自己的经验。结合当前国情,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加强市场信息监测与发布,合理引导预期。市场信息透明有助于进行宏观调控和消除消费者的恐慌情绪,并能够引导农户合理安排生产。要对不同地区的农产品价格进行高频跟踪,并及时发布,特别是加强湖北武汉的市场监测。
强化市场监管,确保市场平稳有序运行。严厉打击囤货惜售、哄抬物价、以次充好等扰乱市场秩序行为,避免农产品哄抢现象;有计划地做好农产品的储备和调运工作,保障市场供应,稳定居民消费预期;严格把控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质量监管,确保非常时期的食品质量安全;加大政策督导,确保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和食物市场供应的各项措施能够切实执行到位,保障产业链不断裂。
出台支持政策,加大疫情期间对生产主体的支持力度。加大融资支持,做到涉农企业信贷余额不下降,确保融资成本下降;减轻企业负担,适当减免养殖企业税收或延期缴纳税款,减免农业企业租金,缓缴社会保险费等;适当考虑对农业生产主体给予临时补贴。
保障贸易渠道畅通,充分利用国际市场稳定食物供求。疫情时期若利用农产品作为贸易反制措施将会令我国非常被动,因此要谨防贸易摩擦发生。我国可考虑降低对畜产品生产有重要影响的大宗农产品进口关税,同时,适时、适度加大畜产品进口以保障国内供给,稳定畜产品价格。
加强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巩固脱贫成效。国际经验表明,在面对疫情时,弱势群体和低收入人群的食物消费更容易受到冲击。因此,要重点关注,避免营养不良人口和贫困人口增加,影响脱贫攻坚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