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产业新闻 > 科技研发 > 图片新闻
青海打造“科研飞地”,让成果就地转化
发布时间:2020-02-26  来源:科技日报  

  青海省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52.7亿元,占全省GDP的18.6%;优化平台布局,努力促进成果转移转化,青海省科技进步贡献率预计达到54%;全省万人有效发明专利达到2.34件,区域综合科技创新水平全国排名上升……2月24日召开的2020年青海省科技工作会议上,一组组亮眼数据是青海2019年交出的喜人科技答卷。

青海打造“科研飞地”,让成果就地转化

  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对于青海这样一个深居内陆的西部欠发达省份而言,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创新,以及创新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

  刀刃向内,优化创新和转化生态

  建设创新型省份,一切阻碍创新及成果转化的科技体制机制都应当改变。

  精简手续,两次“减表(减少科研人员在实施项目和报销中填写的多且复杂的表格)”精简了近1/4的科研项目管理流程,项目申报数和通过审查率同比提高50%以上;省级科技成果登记实现“不见面审批”,捆绑科技工作者手脚的“繁文缛节”得以解除……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党组书记、厅长莫重明表示,2019年,青海省推进科技创新治理,刀刃向内自我革命,加快转变行政职能,不断增强服务能力,使创新创业生态和成果转化环境持续优化。

  启动编制青海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设立16个研究专题,目前已形成12个专题前期研究报告。制定出台《青海省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实施方案》《青海省关于推广第二批支持创新相关改革举措的工作方案》等系列创新政策,科技创新环境不断完善。

  科技创新离不开资金支持,青海拟定《青海省科技领域省与市(州)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实施方案》,逐步建立财政科技投入保障机制。组建了全省首家科技支行,国科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正式运营,创新券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效。

  科技创新的成果要真正发挥作用,最终需落地转化。为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青海省建成西宁科技大市场,举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现场会,省级科技成果登记实现“不见面审批”。

  青海省科技厅认为,要让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持续有力,应强化基础研究的顶层设计,因此,制定出台《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实施意见》;推动签订《青海省人民政府加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协议书》,该协议书计划5年资助2亿元,支持青海省盐湖化工和高原生态领域基础研究工作;同时,启动冷湖台址监测与时域天文先导科学研究重大专项,促进大科学装置在青海落地。

  硬核成绩,科技支撑效能倍增

  广袤青海,地大物博,蕴藏着光伏新能源、盐湖资源、中藏药生物医药等绿色资源禀赋潜能,近年来,青海不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科技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

  这是一组“硬核”成绩:新能源领域,历时5年建成青海省光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多能源电力系统互补协调调度与控制技术,有效提升青海省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消纳能力;盐湖化工领域,建成年产5000吨无水氯化锂、1000吨金属锂产业化示范线,填补了青海空白,金属锂产能全国第一;新材料领域,完成10万吨金属镁生产线试生产关键工艺技术攻关,开发出高抗拉高延伸率无载体4微米超薄锂离子电池用电子铜箔;数字产业领域,围绕盐湖钾肥工业柔性生产制造,积极构建盐湖资源循环开发利用“互联网+”协同制造服务支撑平台。

  而在生物医药领域,建成“青藏高原生物科技集成创新中心”,推动建立冬虫夏草种质资源数据库网络共享平台,支持虫草、沙棘、枸杞等特色资源精深加工,珍龙醒脑胶囊二次开发、仿制药非诺贝酸和藏茵陈新药研发临床前研究工作进展顺利;特色农牧业领域,建成三江源智慧生态畜牧业平台,形成标准化智慧生态畜牧业数据库,科技支撑化肥农药减量增效专项实现预期目标。

  在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并将技术成果迅速转化落地的同时,青海加大基础研究力度,区域原始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围绕青海优势学科领域和特色产业发展,加强基础研究项目组织实施,2019年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立项201项、总资助经费6500万元,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立项8项、总资助经费2000万元。

  莫重明表示,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青海打造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离不开一个又一个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更离不开众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而在重点领域及特色产业,科技支撑的效能倍增。

  系列动作,科技成果惠及民生

  青海,三江之源、昆仑之巅。生态优势是青海最大的优势,绿色发展是青海最大的发展。但如何对青海生态实施有效的科学研究管护,是摆在青海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青海回答研究管护生态的必答题时,运用的仍然是科技利器及创新成果落地应用。

  2019年,青海立足“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开展“青海生态环境价值评估及大生态产业发展综合研究”。申请中央预算资金资助3460万元,面向三江源和祁连山等重点生态功能区,组织实施系列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科技项目。提出黑河源区生态—生产功能优化与可持续利用关键技术,打造祁连山地区生态生产共赢模式。同时,中科院三江源国家公园研究院发展规划的完成,也初步构建起星—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

  持续加强水—土—气一体化环境管理体系及污水处理等技术攻关及成果转化,三江源首个生活垃圾低温热解处理站在青海省果洛州甘德县江千乡建成使用,全力推动青海海南州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一系列“动作”中,新成果、新技术的就地转化应用,也成为青海生态保护的一大特色。

  据了解,青海通过科技扶贫行动,更让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惠及民生。2019年青海实施科技扶贫产业化项目19项、资助经费3980万元。青海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2019年,该厅选派了千余名科技人员,对年度计划脱贫的17县170个行政村实现了全覆盖,并拨付1800万元支持县域创新试点。

  今日青海,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全面推进,青海正用实际行动留住蓝天绿水和青山,用科技成果夯实百姓幸福的基石。

  既要在发展指标上“立定跳远”,又能在创新能力上“登高望远”。莫重明信心满满地表示,2020年,青海在技术创新上,将打造“科研飞地”,推进正在实施的“青海生态环境价值评估及大生态产业发展综合研究”等12项重大科技专项,实施一批重大攻关项目,着力解决制约青海高质量发展的技术难题;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将加快推进《青海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立法,硬化政策举措、优化转化环境、完善技术转移体系、加强区域技术转移合作。

上一条:太阳轨道飞行器启程 带你去看太阳极区长啥样
下一条:年中纺织产业的淡季 纺织企业却正迎来三大“好事”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5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