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产业新闻 > 旅游业 > 文字新闻
文旅交流为中缅关系发展注入重要动力
发布时间:2020-01-22  来源:中国旅游报  

  “相信随着中缅文化旅游年的启动,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民众来到缅甸,领略这里传承千年的美丽图卷。”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缅建交7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暨中缅文化旅游年启动仪式上的致辞,描绘了中缅两国文化和旅游交往的美好前景。

  1月18日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共和国联合声明》提出,将2020年确定为“中缅文化旅游年”,共同办好两国建交7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加强教育、文化、旅游、媒体等社会人文领域交流合作,增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与友谊。

  近年来,中缅两国在文化和旅游等领域交流不断深化,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缅甸访问取得圆满成功,将进一步推动中缅人文交流再上新台阶。

  当前,涵盖文化和旅游领域在内的中缅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具有深厚基础。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和文缘相通,铸就了千年如一的胞波情谊,也是两国文化和旅游交流合作行稳致远的根本。有两国居民跨境而居的日常走亲访友,有发自内心地对彼此文化的认同、喜爱和欣赏,也有互为重要客源地和目的地的频密旅游交往。在合作机制上,早在1996年两国就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缅甸联邦文化部文化合作议定书》,2000年缅甸全面开展了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业务。在合作内容和落实上,有国家领导人率领的高规格代表团互访,也有两国文物等领域工作者深入交流,双方旅游交往人数迅速增长。根据缅甸酒店与旅游部的统计,中国已经成为缅甸最大客源地。2019年1月至7月,中国访缅游客为148.52万人次,平均增速达132.71%,占同期缅甸入境游客总数的33.73%,远远高于入境游客总体29.57%的增长速度,中国市场成为缅甸旅游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量。同时,缅甸来华游客增长迅速,在中国重要入境客源国中居于前列。双方大规模、高频率、面对面的旅游交流成为人文交流的支柱,是民间友好交流、文明互鉴和民心相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强化了双方民众的理解和信任。

  随着中缅关系进入新时代,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成为两国共识和国家意志,中缅文化旅游年等系列重大活动的持续举办,将为中缅文化和旅游交流合作带来历史性契机。发挥双方优势通力合作,利用好珍贵的机遇窗口,将是中缅两国必须解答好的重大课题。

  中缅两国中央和地方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应在中缅命运共同体构建中提升合作水平,进行常态化、机制化政策协调和磋商。加强双方在联合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澜湄机制、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合作、东盟“10+3”等重要机制框架下的先期研究和政策储备,积极沟通配合,为领导人非正式会晤、部长级会议和相关技术工作层面的交流合作设置议题,推动相关计划的执行和共同关切问题的及时解决。中缅要在推动“一带一路”倡议落实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为世界提供更多文化和旅游交流合作的成功范例,在文化和旅游治理经验借鉴、旅游便利化推进、文化和旅游市场规范、旅游者安全和权益保护以及投资促进等方面为世界贡献更多经验和方案。

  新时代中缅文化和旅游合作需要更高质量文化和旅游融合。文化和旅游是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支撑力量,其影响和意义并不仅仅局限于单独领域。这就需要以文旅融合为视角,在双边乃至多边合作上寻求文化和旅游与其他相关领域的结合点,优化改进理念、机制、产业、市场、服务和交流等诸多方面,将中缅文化和旅游优势更有效地转变为品牌优势、市场优势和产业优势,提升两国文化和旅游交流合作影响力。中缅文化和旅游领域交流合作不仅要深度融合,还要努力将其融合模式和成功经验扩展至教育、媒体等全方位的社会人文领域,寻求文化和旅游融合为经贸、农林、产能、投资、金融等领域务实合作赋能的可能性。

  新时代中缅文化和旅游合作需要高质量地方合作。中国的怒江、德宏、保山、西双版纳、临沧和普洱等市州与缅甸的克钦邦和掸邦等地相连,有2000多公里共同边境线,沿线文化和旅游资源丰富独特,人民之间往来频繁,双方还着力构建中缅经济走廊、中缅边境经济合作区等。可以筛选中缅地方的比较优势,结合跨境旅游合作区和边境旅游试验区建设,按照文化和旅游融合思路提出中缅合作重点方向,如友城联合制定文化和旅游合作规划、发布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发展目录。在旅游便利化、用地、基础设施配套完善、金融支持和项目孵化上实现更多政策创新。合作主体上既要重点考虑云南等沿边省份,又要有扩容的制度安排,为内地省份参与中缅文化和旅游合作中预留合作接口,探索更大区域、更大范围、更多模式的文化旅游合作。

  新时代,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是两国文化和旅游交流合作的历史使命,也是前景光明的新“金银大道”。可以预期,未来两国文化和旅游全方位、多领域合作系统推进将为世界双多边合作提供有益示范。

上一条:上海打造世界级高品质旅游目的地
下一条:今年国务院将为企业减负超万亿元 降费占六成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4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