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下午,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苏州片区管委会举行新闻发布会,亮出了四个月来的发展“成绩单”,也明确了新一年的建设“小目标”。现场,苏州自贸片区管委会主任,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丁立新介绍苏州自贸片区建设情况、重点任务及营商环境评估评价有关情况;园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宣传部部长夏芳主持发布会;园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刘小玫;苏州自贸片区管委会副主任,园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孙扬澄;园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卢渊出席活动。
苏州自贸片区自2019年9月挂牌以来,坚持“起跑就是冲刺”,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改革创新展现新的高度,先后出台政策文件18项,推出创新举措22项,其中省级以上首创举措14项;片区日均企业注册数量同比上升60.2%,新增内资企业注册资本168.45亿元、合同外资6.46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2.37亿美元,新增备案境外投资机构15个、中方实际境外投资额1.39亿美元,全方位开放格局不断深化。
在推进双向开放方面,苏州自贸片区打造全国首家保税检测集聚区,完成全国首票保税检测外发试点业务;全国首创“关助融”海关信用惠企新模式,授信资金近20亿元,缓解近30余家企业融资难题;建设物流通道多元化体系,在全国率先推出“空运直通港”快速通关新模式,提升物流效率6小时以上,降低物流成本15%-25%。在推进开放创新方面,创新科技资金“拨投结合”“投贷联动”机制,成功发行全国首单科技园孵化器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发行规模10.2亿元,融资成本4.25%;成立高层次和国际化人才服务中心,一站式提供60余项人才专业服务,出台引进外国人才五条举措,将A类外国高端人才的工作许可办理时限压缩到3个工作日,对经认定的外国人才一次性给予5年工作许可。
为夯实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苏州自贸片区在推进产业升级方面也做了诸多探索,在全国率先实行进口研发(测试)用未注册医疗器械分级管理,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上市企业专项培育行动,新认定国家高企650家、净增高企360家,较上年翻番,新增上市企业14家,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占全国的6.2%。发布“5G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建成省内首个开放道路、5G全覆盖的智能网联测试区。“放管服”改革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苏州自贸片区在全省率先实现“证照分离”改革本级事项全覆盖,率先试行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告知承诺制改革和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容缺审批改革,首创企业登记住所信息联网查验制度。持续推动“三减一优”改革,单事项办理的时限压缩35%、材料压缩14%、环节压缩33%。
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的实施,推动着苏州自贸片区营商环境迈上新台阶。2019年下半年,国际知名咨询机构毕马威(中国)政府咨询团队启动了“苏州工业园区对标新加坡营商环境评估”,本次评估采用世界银行营商环境10项评估指标,模拟测评结果显示,苏州工业园区营商环境国际排名第27名,好于目前中国内地(上海、北京)排名。另外,《环球时报》“第九届环球总评榜”于2019年12月28日发布,苏州工业园区荣登“2019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园区”榜首。
亮丽“成绩单”筑起良好开局,苏州自贸片区也马不停蹄地启动新一轮的开放创新“进行时”。新一年,园区将把苏州自贸片区建设作为“1号工程”全力推进,务实推进全年“61+N”项改革任务,形成更多惠及片区企业的改革成果,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推动在金融、教育、卫生、科研与技术服务等领域放宽外商投资准入,率先开展长三角区域进口低风险物品、生物材料试行一体化监管作业模式;深化中新多领域合作,推动新加坡科研局(A*STAR)在中国的首个基地落地开展业务,推进中新合作设立公募基金公司,探索中新合作设立股权投资基金;增设一批重大创新平台,积极争创生物医药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和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力争引进国家级大院大所3家以上;围绕金融开放创新、总部经济、生物医药产业、5G产业等制定出台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支持政策;加快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先行示范区,对标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查找问题短板,争创一批营商环境指标“单项冠军”。
发布会现场,苏州自贸片区关于金融业和服务业的创新政策正式推出。“金融16条”全面聚焦自贸区金融创新发展,力争用三年时间,新增法人金融机构3家,新增金融机构功能性总部30家,基金管理总规模突破3000亿元,推动300个高质量科创项目落地,推动新增中小企业融资超300亿元。服务业新政明确,未来3年将“真金白银”投入超过30亿元,用于加快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长三角服务业发展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