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分别与中国银联和财付通合作,在福州、宁波、济南等试点地区开通手机银行扫描微信收款码的支付功能,与微信实现互认互扫。对此,专家认为,条码支付互联互通为商户、客户提供便利的同时,还有助于降低风险、保持良好的市场秩序,加快推进支付标准的统一,营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
实现“一码通”:为商户和客户提供便利
对于商户和客户来说,二维码的互联互通将同时为二者提供便利。商户可有效整合纷繁复杂的二维码桌牌,实现一码通;客户则无需识别和区分微信二维码、支付宝二维码、银联二维码,打开App即可扫码支付,实现一扫通。
同时,此举还能够减少相关风险,助力条码支付市场向更加安全、规范、高效的方向发展。中国银行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随着互联互通的推进,更多的二维码支付交易将通过银联、网联进行清算,交易将更加规范和统一,有利于风险信息共享及风险识别,有利于监管部门整体管理和监控,使整个支付体系更加安全。
近年来,由于各机构条码不能通用,出现了一些聚合支付服务商。它们没有支付业务牌照,但实际上从事了一些支付业务,产生一定风险隐患。新网银行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条码支付互联互通之后,会减少这些聚合支付的市场空间,有利于保持良好的市场秩序,创造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
制定技术标准:实现不同App和商户条码标识互认互扫
目前,条码支付互联互通面临的一大挑战是标准不统一。央行发布的《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提出,推动条码支付互联互通,研究制定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技术标准,统一条码支付编码规则、构建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技术体系,打通条码支付服务壁垒,实现不同App和商户条码标识互认互扫。
专家表示,随着本次试点的开展,统一标准的相关工作将会加快推进。标准的统一能够避免支付机构对标准的重复建设,有助于营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同时也有助于监管部门加强监管、降低监管成本。
竞争更公平:对中小支付机构相对有利
易观发布的《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9年第3季度》显示,支付宝、腾讯金融的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份额分别为53.58%和39.53%,总计超过九成。有业内人士认为,二维码互联互通将会影响支付“巨头”长期形成的线下支付格局。
对此,董希淼认为,二维码互联互通能够为各类支付机构带来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对中小支付机构相对有利,但对市场格局不会带来根本性改变。这与20多年前POS机、ATM等资源实现共享后,银行间市场格局未有大变化如出一辙。
“除了支付本身,用户对支付机构的选择还取决于其本身的增值服务和固有优势,如微信的社交优势和支付宝的购物便利等,这些优势不会随着条码支付互联互通带来较大改变。”董希淼表示,后续应在利益分配机制上做好安排,呼吁“巨头”们积极参与到互联互通中来。
中国银行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中行与微信实现互扫试点仅是互联互通工作的第一步,后续还需要银联、网联、银行以及第三方支付机构等共同努力,从支付行业层面进一步推动各家机构参与到互联互通工作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