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九隆冬,时阴时雨的天气让人顿感寒气袭人,但在延陵镇贡成家庭农场基地,一台挖掘机正在进行填土筑埂,几名工人在田间忙碌着,现场一派热气腾腾的景象。农场主贡鸣成指着架着围栏已上水的一方休耕田块告诉记者:“这是我的稻虾共作基地,一共有120亩,去年秋收以来稻谷价格一路走低,可我的稻虾共作却取得了较好收益,每亩利润有2000多元。”眼下趁着冬闲季节,他正抓紧堤坝巩固,防止龙虾苗外逃,进一步改良水质。
年近四十的贡鸣成是宝林村村民,20多年前,他从体校毕业后回到家乡,搞起了农业经营。“刚开始,我从事的是稻田养鳖,由于甲鱼养殖周期长,收效慢,我开始调结构、搞转型,在当地农业部门引导下,最终选择了稻虾共作这一种养结合模式。”贡鸣成说,发展绿色农业,走提质增效之路是他去年工作的主旋律。
在贡鸣成的带领下,记者行走在他的农场,只见300亩粮食基地内,120亩为稻虾共作,另外180亩是水稻种植区域,由于稻谷价格低迷,去年单一种稻这块几乎要亏本,而稻虾共作却让他从传统耕作和单一的粮食种植模式转向多元化经营,实现了效益和生态的双赢。贡鸣成说,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开始追求高品质生活,相信绿色农业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
为了搞好稻虾共作,贡鸣成利用政府出台的农业贷款贴息政策,加大了基础设施投入,到目前基地已投入120万元。一旁的技术员郦云告诉记者,基地对养殖水体采用发酵后的微生物制剂进行水质改良,水稻整个生长期不用杀虫剂和除草剂,小龙虾的饵料则以小麦、豆饼、麦麸等为主,不用添加剂和生长激素,这样产出的小龙虾无农药残留,个头大,经送检产品符合生态无公害标准。另外,基地还实行小龙虾的科学育苗。贡鸣成说,外地进购的虾苗存在伤残情况,而且其适应性有个过程,自己育苗可以降低成本,提高养殖水平。“去年不少地方养殖的小龙虾出现了白斑病毒,而我基地内通过育苗技术的不断完善,小龙虾的白斑病毒已很少发生。”
“虽然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去年第二批商品小龙虾销售价格不比往年,但好在市场需求量大,加上最后一批价格有所回升,总体来说小龙虾效益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贡鸣成说,尽管稻虾共作的水稻亩均产量只有800多斤,但由于是原生态种植,他加工的“贡成记”牌大米很受客商欢迎,网上售价每斤卖到了8元,也渐渐打响了品牌,成为不少客人送礼的“土特产”。
为推进稻虾共作的产业化发展,目前,贡鸣成还成立了志城稻田养殖有限公司,“江苏大学有关专家和镇江蚕业研究所已与我的基地挂钩开展技术协作,去年还进行了桑叶制剂养殖生态小龙虾的实验示范。我今年的目标是把稻虾共作基地扩大到300——500亩,并准备采取入股的形式,带动周边农民增收。”谈及新一年的发展愿景,贡鸣成信心满满地说道。